明末,李自成正在起义农民,清军在东北虎视眈眈。明朝要对付这两个对手,自然需要动员大量军队,军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个时候,明朝拿不出一点钱来支付。为什么?
[img]751558[/img]
网络配图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明朝灭亡。当李自成打开国库时,他惊讶地发现,巨大的帝国几乎没有储蓄。
时间回到崇祯十七年二月十二日,也就是李自成占领北京前一个月。崇祯皇帝在中左门召见吴翔,询问动员吴三桂军队到北京保卫北京师傅的可能性。当时崇祯问吴翔:300人的军队要多少钱?吴翔回答:百万。思宗说:内库只有7.2万银,收集所有金银杂物补充,只有2.3万两。可见明朝的国库有多空虚。
那么,明朝将近300年,为什么灭亡的时候连一点钱都拿不出来呢?这需要从明中叶开始。
[img]751559[/img]
网络配图
明朝开国之际,由于朱元璋出身贫寒,他会严格节俭,这意味着他隐藏了人民。到了宪宗晚年,腐败的迹象开始逐渐出现。到了明武宗,也就是正德皇帝,他开始挥霍无度,大兴土木工程。据《明史食品志》记载,明武宗修建乾清宫耗资巨大,用银2000万英里,工匠3000多人,年粮食1300多块石头。
明世宗时期,即嘉靖皇帝时期,由于北京土木工程的繁荣,其成本远远高于武宗。《食品志》记载:“(嘉靖)十五年前,名为生存省,而(每年)经费已达6700万元。后来,斋宫秘殿增加了十几倍,时而兴,工场二三十处,役匠数万人,军称之为,年费二三百万。当时宗庙、万寿宫灾难,帝之不省,营补益急。资金不足,甚令臣民献助,献助不已,复行开纳。劳民耗财,视武宗过之。“也就是说,由于土木工程的繁荣,钱不够,只能从人民那里收集,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嘉靖中后期,由于皇室费用过高,不得不将国家资金挪作御用。比如嘉靖37年(1558年),“让年进入内库银数百万两外,准备提取银,然后取40万两个没有官银进入内库。”
[img]751560[/img]
网络配图
同时,我们也应该为人民增加额外的税收。在嘉靖30年(1551年),仅北京的费用就是500万到500万。户部原计划增加南京、浙江等地县的税收,每年增加到120多万,但即便如此,也不够,所以他们想出了各种搜索钱的方法,如出售官员和头衔。
嘉靖末年,国库存银不足12万,每年超支140多万。从那以后,明朝一直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
可以看出,如果一个朝代的国库是空的,那么皇帝就没有钱支持士兵,增加税收会增加人民的负担,造反,没有钱支持士兵,不战斗和死亡,也许明朝的命运注定是这样的。
明末国库空虚拿不出一点银子作为军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