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考古学家在湖南马王堆挖掘出一具栩栩如生的千年女尸,面色鲜艳,发色如真。更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躺在地下的千年女尸全身都浸在水里?棺材液是什么?为什么每层葬具之间只有棺材室和内棺有液体,而中间几层棺材中没有液体?
[img]750178[/img]
从发掘数据来看,这个棺材的室内液体深度约为40㎝,内棺液深约20㎝,中间三层棺材没有棺材液,棺材壁上也没有污渍。肉眼看,棺材液呈棕黄色,略浑浊;棺材液基本无色透明。借助仪器无机分析,两者差别很大,棺材液与墓坑内的积水相似。
至于棺材液的来源,当然不会因为棺材液的水位升高而灌入内棺。毕竟中间三层棺材没有储水和水渍痕迹。此外,从内棺材的材质和密封条件来看,从外界进入内棺液体的可能性很小。据专家推测,棺材液必须在密封棺材前混合,可能是防腐剂,特别是过去看到的“火洞”墓没有水,更证明只能提前注入。但棺材液真的是防腐剂吗?
根据棺材液体分析和微生物学实验,棺材液体中含有的有机酸是棺材液体具有微弱杀菌作用的重要因素。但它的来源应该是由身体本身的脂肪蛋白和衣服的丝绸蛋白质分解而成。因此,棺材液体不能提前注入。
那棺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方面,棺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尸解水”。成人体内的水分含量为60~70。人死后,由于蛋白质、脂肪分解和体液外渗,在组织自溶和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液体。根据解剖前尸体体重34.3kg,应能产生80升“尸解水”。但并非所有的棺液都是尸解水,那么其它液体是从哪里来的呢?
[img]750179[/img]
另一方面,墓室内潮湿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通过棺材壁进入博物馆,并不断融入“尸体解水”。由于南方雨水较多,墓室潮湿,地下环境容易产生大量水蒸气,内棺液体浓度高,压力大于室内水蒸气压力,@ 棺外空间中的水蒸气通过棺壁达到较高湿度后,不断凝结在“尸解水”中,形成棺液。
[img]750180[/img]
神秘的“棺液”现象可以通过“尸解水”和水蒸气凝结来解释,但这种棺液真的能防腐吗?
根据棺材液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实验,棺材液的防腐效果极其有限,因此早期几乎无助于尸体的防腐。然而,当大量的“尸体解水”和水蒸气凝结形成棺材液并逐渐浸泡尸体时,它开始对尸体的长期保存起作用。然而,神秘的“棺材液”只能在封闭的坟墓和棺材中长期工作。如果棺材腐烂,棺材液将不可避免地流失,无法工作。
马王堆地宫惊现千年女尸!揭内棺神奇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