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成立之初,宋太祖沿用后周世宗柴荣的禁军制度,将全国精锐士兵转入首都,编入禁军。宋朝成立初期,全国军队数量不足30万,其中只有10万多人被禁。然而,宋太祖不愧为一名职业军人。他依靠这样一个家庭背景,收集两湖、四川、复岭南和江南,基本统一了南部地区。
[img]748945[/img]
网络配图
当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宋朝军队的数量翻了一番,人数超过60万。事实上,禁军人数接近30万,中国传统领土最终在宋太宗手中统一。然而,在对辽的战斗中,宋太宗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宋军在北伐两次失利后再次失利,军队损失15万至20万元。两次大败使宋人心中产生了对辽的恐惧,再也没有收复燕云地区的雄心壮志。
宋真宗时期,宋朝没有大战争,所以对军队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但到了宋仁宗时期,西北党项族崛起,其首领李元浩公开称帝,国名大夏。在西夏的战斗中,宋军输了多少,西北的军马几乎耗尽;北方的大辽国和南方的附属小国都准备搬家。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宋军的军队数量达到了历史顶峰,总兵力超过140万。这个数字是除明朝以外军队最多的时期。
除了对外战争的需要外,宋朝军队数量大幅增加的原因,维持稳定也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为防止国内农民起义,杜绝国内不稳定因素,宋政府一旦在某个地方发射灾荒,就会到当地征兵,并将所有精英纳入禁军。因此,尽管宋代军队数量不断增加,但战斗力却有所下降。宋军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只能继续增加军队数量来弥补战斗力的不足。就这样,宋朝陷入了越弱越弱的恶性循环。
[img]748946[/img]
网络配图
宋初主力在河北方向对抗辽国,宋朝成立40多年后,宋军与辽军展开了反复较量。双方势均力敌,一直处于对抗状态。然而,1004年檀园之盟后,宋朝与辽国达成和谈,宋辽之后没有发生战争,戴白之人也不知道兵革。和谈不仅给两国带来了和平,也使两国军队的战斗力迅速下降。在接下来的30年里,宋代河北各路军队的战斗力大幅下降,最终成为无知兵的花架。
此外,军队的数量确实名不副实。宋朝成立之初,军队的数量是真实的,但随着政治的侵蚀,宋朝军队的编制出现了名不副实的情况,俗称“吃空”。“天才皇帝”宋徽宗在位期间,宋军的腐败已不可附加。在西北和西夏作战的军队状态最好,军队实数约为编制的70%;在河北、河南和山区的军队中,这些地区的军队数量只有编制的一半;至于宋代的江南地区,实数只有编制的10%到20%。例如,当时常德府的兵员编制为3000人,但实际人数只有300人,新任知府将人数增加到500人,并获得了朝廷的奖励。
[img]748947[/img]
1127年,金兵第二次南下,整个宋朝措手不及,再次保卫开封。有些人可能认为开封有这么多禁军不怕金兵围城,但事实上,开封只有3万多名禁军,只有3万多名禁军被称为20万,这表明了宋朝军队的侵蚀程度。
当然,如果我们依靠这些力量坚持开封,不到10万的金军可能无法攻下开封。宋朝的君主和大臣们可能会陷入困境。最后,宋钦宗选择出城投降。开封城在没有太多战斗的情况下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攻占。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王朝最终成为海市蜃楼。
宋代80多万禁军在东京汴梁城破时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