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皇帝相比,明朝皇帝名声不佳。要么残忍,比如朱元璋屠杀开国勋贵,剥皮萱草;要么怠政,比如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长期旷工。除此之外,大部分都是荒淫无度。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荒淫无度中最过分的。而正德皇帝最著名、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修了一座“豹房”。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弘治皇帝的独生子,天生聪明,精通蒙语和梵语,登基时年仅15岁。正处于躁动不安的青春期,思想天马行空,精力无处发泄。
[img]748313[/img]
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是会疯狂离经叛道,更别说突然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了。更有甚者,这位15岁的皇帝——和明朝绝大多数皇帝一样——小时候,爹忙得顾不上其他事情,母亲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不善于灌输政治理念,整天和太监混在一起,生怕在故宫玩得不开心。
正德两年,小皇帝在皇宫西苑太液池西南岸(今天北海公园西侧)建了一栋别墅,里面烟雾弥漫,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豹房。豹房已经存在了14年,从正德二年建成到武宗十六年去世。经过后人的各种渲染,它已经成为明朝宫廷腐朽堕落的代名词。如果你不相信,去百度搜索“豹房秘史”。内容绝对爆炸,90%都是捏造的。
皇帝修建宫殿和其他院子在里面胡说八道是很常见的,但把他的住所命名为动物是独一无二的。即使用动物命名,也有许多其他选择。例如,为了展示尊严,它可以被称为“龙房”。为了展现威严,它可以被称为“虎房”。为了创造仙女精神,它可以被称为“鹤房”。那么这个“豹房”是怎么来的呢?里面真的有豹子吗?
更别说豹房里真的养了豹子,而且还没少养。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皇帝最喜欢养动物。虽然他们不太关心生意,但他们特别热衷于养动物。不仅大肆收集各种动物,还在北京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动物园。城市被命名为虎房、象房、豹房、鸽房、鹰房等。在城外,南郊和北郊分别设立了“南苑”和“北苑”猎场宫。许多地名至今仍在使用,如西城区象来街、虎坊桥(坊通房)、大兴区大红门、西红门(这两个是南苑宫门)、南海子公园、朝阳区北苑家园等。
[img]748314[/img]
豹房作为豹子的特殊饲养基地和动物园,应建于明朝成祖朱迪定都北京时。具体位置不能考(朝阳区大屯乡的豹房村可能是豹房的原址,也有传说雍正曾经在这里打过一只豹子)。然而,出于对豹子的热爱,正德皇帝在紫禁城附近的西苑西侧建了一座豹房。明朝被称为“西苑豹房”。还有一群男宠和番僧,好不热闹。
正德皇帝作为一个把自己的住所命名为“豹房”的人,喜欢豹子有一个特殊的原因,那就是喜欢打猎的正德皇帝,打猎时离不开豹子。
你可能会想,猎狗当然是用来打猎的。你不用猎狗看电视或油画上的英国皇室和贵族吗?你知道,英国和西欧国家直到近500年才开始领先并逐渐主宰世界。在正德皇帝时代(1505-1521),亚洲仍然是世界文明和财富的中心。亚洲国王在鼎盛时期用豹子狩猎。
在唐代、元代和明代,中国的影响力可以辐射到亚洲大陆的深处。皇帝们也深受西亚、中亚、波斯和阿拉伯贵族的影响。他们非常喜欢“豹猎”,所以他们养了大量的豹子来狩猎。
与猎犬和主人的马一路小跑不同,用来打猎的豹子骑在马上。当猎物接近时,豹师释放了蹲在马背上的豹子。豹子迅速跳出猎物,然后跳回马背。捕杀过程瞬间完成,成为整个狩猎活动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和后人收集豪车名表的富人一样,正德皇帝对猎豹的品类也是无限的,越多越好。据各种文献记载,正德皇帝的豹房里养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大类几十种豹子,率先实现了骄奢淫逸的国际化。第一类,猎豹,第二类,金钱豹,第三类
[img]748315[/img]
我不得不说,正德皇帝的另一个有趣之处。作为一个非常喜欢豹子的人,正德皇帝可能想对各种豹子表现出公正的态度,并为豹子铜牌设计一个独特的图案。铜牌上的“豹子”有猎豹和豹子的长尾巴,但有一个尖尖的耳朵,呈现出一种理想的豹子状态。
自由的正德皇帝生活在明朝中国与西亚、中亚、东南亚和东非保持密切经贸交流的时期,处于中西经贸文化交流的巅峰。他的皇帝变得越来越保守和封闭,不再热衷于狩猎,并逐渐实施海上禁令,切断了海上商业道路,导致豹子越来越少,豹屋成为绝唱。
下面订阅“明朝故事”,欢迎发消息与作者交流关于明史的一切。
正德皇帝[豹房]养的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