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谋士大赛:郭嘉和诸葛亮究竟谁厉害?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著名学者易中天就曾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进行了讨论。现实中,郭嘉和诸葛亮的强大问题不能一下子回答。接下来,让我们来介绍一下郭嘉和诸葛亮的优缺点。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事实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仅作为个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的阵营中也有着相同的分量。得到诸葛亮后,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

[img]746601[/img]

曹操得到郭嘉后的说法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而曹操对郭嘉,也曾“欲未来事属之”。只是郭嘉英年早逝,我们看不到那一天。也因为同样的原因,郭嘉这颗将军不像诸葛亮那么明亮。诸葛亮从26岁出山到54岁去世,为刘备集团服务了28年,还有11年是大权独揽;郭嘉只为曹操集团服务了11年,但他的职位不过是军师祭酒(参谋)。两个人施展才华的条件真的不一样。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有人说是诸葛亮。然而,郭嘉虽然只有11年,却留下了辉煌的成就。郭嘉在曹操军中时,曹操可谓凯歌高唱捷报频传,成功统一北方。郭嘉一去世,曹操的军事成就显得乏善可陈。用周泽雄先生的话来说,他对付了马腾和韩遂的几个“草寇型军阀”。对付孙权、刘备这两个“枭雄”,就有点力不从心,在赤壁还差点被烧得焦头烂额。刘备反败为胜,当然不仅仅是诸葛亮;曹操的事业受阻,也不仅仅是没有郭嘉。我们不能夸大个人的角色。但郭嘉的死对曹操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曹操败退赤壁时,曾仰天长叹,突然出现了这样一句话:“郭奉孝在这里,不让孤独!”

当这句话到达《三国演义》时,就变成了这样一个场景:曹操华容道脱身回南郡,曹仁设宴压惊,所有谋士都在座。曹操突然仰天大痛。众谋士说,丞相遇难时并不害怕胆怯,现在安全回到城里,人已得吃,马已得料,能重组军队报仇雪恨,怎么反而痛哭?曹操说:“我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让我有这么大的损失!然后他捶胸大哭说:“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所以“所有的谋士都默然自惭”。

[img]746602[/img]

网络配图

曹操的叹息或捶胸大哭被毛宗岗父子批评为狗血喷头,并将这一哭泣与宛城之战中的典韦哭泣联系起来。我们在《鬼使神差》一集(第八集)讲述了战宛城的故事,也就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由于曹操自己的错误,刚投降十几天的张绣突然反叛了顾问贾旭的计划。猝不及防的曹操靠典韦拼命逃脱了生命,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都在战斗中死亡。事后,曹操设祭,祭奠典韦,痛哭流涕。《三国演义》第十六次,曹操就这样哭了:“我折了长子,爱侄子,没有深痛,独号哭典韦也!所以他身边的士兵都很感动(大家都感叹)。

可谓“曹操版”的“刘备摔孩子”。刘备摔倒孩子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赵云在长坂坡救了阿斗后,刘备把孩子扔到地上,说:“对你这个孩子来说,对我的将军造成了几次伤害。”赵云扑倒在地,哭着说不是肝脑涂地。你看,曹操不哭爱子哭爱将,刘备不爱子爱将。结果,士兵们都很感激。同样,哭典韦和哭郭嘉也有一个比较。毛批说曹操以前哭典韦,后来哭郭嘉。哭典韦是为了感动众将士;哭郭嘉之哭是为了羞耻众谋士。

“前者哭胜于赏,后者哭胜于打”。没想到奸雄的眼泪“既可以用来赚钱,也可以用来打仗”。于是毛宗岗的父子冷笑着说:“奸雄之奸,真可笑。”然而,刘备只有托孤,说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

当然,这个批评很精彩,可惜曹操哭典韦,哭郭嘉的场景,就像“刘备摔孩子”一样,都是小说家的话。是的,曹操为典韦治丧时,确实亲自哭祭,但没有说“我折长子,爱侄子,没有深痛”。曹操确实说过“郭奉孝在这里,不让孤独”,但并没有捶胸大哭。我们不知道他在什么场合说话,也不知道有没有谋士在座。那一幕是罗贯中的演义,不靠谱。也就是说,毛宗岗的父子批评小说中的曹操,而不是历史上的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并不可笑。他的叹息可能不是为了“为谋士感到羞耻”。实际上,曹操赤壁失利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责任不在于谋士。此外,曹操的谋士也并非无能。比如孙刘的联盟早就被预料到了,这个人就是程昱。曹操夺取荆州后继续顺江东下,也有人反对,这个人就是贾诩。遗憾的是“太祖不服从,军遂无利”。由此可见,曹操的谋士是尽职尽责的,也是称职的,他怎么能借口怀念郭嘉来的“耻众谋士”呢?

[img]746603[/img]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叹息呢?其实曹操是在哀叹自己的命运,过早失去了郭嘉。《三国志·郭嘉传》说:“太祖征荆州,在巴丘遇病烧船,叹气:‘郭奉孝在这里,不要孤独!’也就是说,如果郭嘉还活着,事情就不会这样了。

为什么不呢?郭嘉是军事天才。他“深通有算略,实事求是”,总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神机妙算,出奇制胜。比如曹操三战吕布,士卒累了,准备撤军。郭嘉力主再战,并断定再战必胜,吕布被俘。曹操征伐袁谭、袁尚,连战连克,诸将主张再战,郭嘉主张撤军,结果袁谭、袁尚兄弟祸起萧墙,曹操渔翁得利。曹操与袁绍作战,有人担心孙策趁机偷袭徐都,郭嘉说不会来;曹操征乌丸,有人担心刘表趁机偷袭徐都,郭嘉说不会来。结果呢?和郭嘉预料的完全一样。


三国谋士大赛:郭嘉和诸葛亮究竟谁厉害?三国谋士大赛:郭嘉和诸葛亮到底谁厉害?


  • 董卓的智囊李儒:三国中最被忽视的顶级谋士
  • 说到三国的聪明人,你可能会立刻想出一系列的名单:郭佳、诸葛亮、司马懿、贾旭、庞通~~~,如果三国不小心,恐怕你绞尽脑汁...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汉初史上的谋士之争:揭开秦末汉初三个倔强的老人
  • 据说三个女人有一出戏,三个男人,尤其是老人,也有一出戏,比女人有更多的戏文和更多的内涵。它不仅壮丽,而且涵盖了秦末汉...

  • 三国十五大谋士最新排名:诸葛亮和司马懿是谁?
  • 除了指挥官的指挥外,顾问的建议在战争中起着关键作用。等待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在于领导者对顾问的应用。 三国时期,谋士星罗棋...

  • 荀子、荀攸、贾诩:曹操手下的三国主要谋士
  • 三国时期,三位将军各有一面。曹操的地域最广。他能拥有如此广阔的领域,最重要的是他周围有更多的顾问。那么曹操周围的五位...

  • 揭秘:为什么曹丕的第一谋士没有被重用?
  • 吴质,字季重。他喜欢文学,善于阴谋。他曾经是曹丕的智囊团,为曹丕最终被确立为王子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曹丕称帝,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