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个纪念爱国伟人屈原的节日。
每当人们提到屈原,都会有一个问题:屈原作为楚国的大臣,为什么会沦落到跳江自杀的地步?他不能自杀吗?
当然,在大多数人眼里,活着总比活着好。
然而,在一些人眼里,委屈求全地生活,是对心灵的极度折磨,不如死去。
[img]744042[/img]
起初,屈原出身王族,身份高贵,在最初的几年里,还是楚怀王的左膀右臂,朝廷的头号大红人。
然而,同一朝代的上官嫉妒屈原的宠爱,通过背后的小报告改变了楚怀王对屈原的看法,使屈原逐渐失去了楚怀王的信任。
在任何朝代,奸臣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国君能够区分忠奸,铲除奸诈的恶棍,就不会对国家造成太大的灾难。
但是,如果国君同时昏庸,会给忠臣的存在带来很大的危险。
屈原,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
[img]744043[/img]
当然,楚王并没有因此杀死屈原,只是疏远了他,福利待遇依然保留。
按照一些看透官场黑暗的官员的做法,此时要主动避免是非。
然而,屈原并非如此不负责任的国家和国家。
楚王虽然不信任自己,但他仍然关心国家,担心国家和人民。
然而,现实又给了他沉重的一拳——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顷襄王和尹子兰依然排斥屈原。
屈原心灰意冷,顿时觉得整个世界都黑了。
[img]744044[/img]
因此,屈原不想看到国家和人民越来越悲惨,最终选择跳江自杀。
屈原的灵魂随着巨大的落水声得到了解脱。
几十年后,楚国被秦国摧毁。
屈原作为贵族,为什么要跳江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