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相和的真相是什么?

林相如忠君体国,宽容大方,廉颇负荆请罪,犯错可以改,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将相和”。然而,也许没那么简单。

像往常一样,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事件的原因。

公元前279年,秦、赵召开了池池会议,讨论和谈。在此期间,林相如以“信不信由你溅血”的无生命精神,迫使秦王为赵王敲了敲锅,为赵国赢回了面子。

会后,林相如被提升为上卿,相当于现任政治局常委。与廉颇将军同级,但地位较高。所以廉颇很不高兴。

[img]741707[/img]

▲ 嬴姓,廉氏,名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坚、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图片来自互联网

廉颇说:我为大赵国出生入死,天天和别人打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林相如只是“口活”。现在他还骑在我头上。有理由吗?而且这个男孩以前是个婊子。唉,想起来真丢人。

于是发出狠话:如果我遇到林相如,见次打次。

这个消息传到了林相如的耳朵里。林相如不想和廉颇发生争执,所以他故意避开他,不给对方生气的机会。有一次,林相如开车去旅行,从远处看到了廉颇,甚至命令跟随者躲起来,直到廉颇消失。

门客实在受不了了,说主公你这个怂的连累我们也只能跟着装孙子,工作不能开展,请放手。

林相如终于吐露了自己的心声:秦王是大牛,但我应该照顾它。为什么我故意避开廉颇?赵国有我们坐在镇上,可以震慑诸侯。秦国强大,不敢放肆。一旦两只老虎打架,就会有伤害。我是从国家大局考虑才不和廉颇打架的。本文原创,未经官方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廉颇一听,羞愧不要不要。二话不说,负荆请罪,请林相如原谅。就这样,两人成了好朋友,共同帮助赵王。

故事到此结束。但问题也来了:

第一,廉颇之讨厌林相如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方只是动嘴,比百战将军大,太不公平了。第二,林相如出身低贱。

但现在,只有林相如的两句话——我连秦王都不怕,更别说廉颇了。我的宽容是为了赵国的整体利益——廉颇立刻后悔了

[img]741708[/img]

▲《世说新语》:“廉颇、林相如虽然千载死人,但奇恒如却很生气。”图片来自互联网

这些话只是一些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大话和官话。这难道不仅仅反映了林相如只能勇敢地说话吗?廉颇怎么会突然改变态度,直到最后,他甚至不想要尊严。他坦诚地上门请罪?

第二,廉颇在“相和”中被塑造成知错可以改,知错可以改的形象。然而,这并不是真的。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场类似的内斗事件发生了。赵悼襄王即位后,乐成取代了廉颇。廉颇怒不可遏,直接与乐成并列。结果乐成离开了赵国,廉颇也觉得事情发生了,然后去了魏国。

情节熟悉,但结局不同。

同样,赵王提拔了一个他看不起的人物,排在他之上,这再次引发了他的愤怒。只是同样是将军的乐成没有林相如那样让步。因此,冲突不断升级,最终演变为失控。本文原创,未经官方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同样的事情发生了两次。你能说这是一个知道错误并能改变错误的好孩子吗?廉颇公然与赵国将军并列。他能说是把国家正义放在第一位的人吗?

此外,距离池池会议已经30多年了,廉颇至少50岁或60岁。在这个年龄,他仍然有如此坦率和火爆的脾气。人们不禁感叹他年轻时应该有多强烈!

@ 年轻气盛的廉颇是如何忍受这种语气,反过来道歉的?

相和的真相是什么?

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廉颇和林相如有不同的政治观念。廉颇提倡联秦,为秦国装孙子,抓紧时间吞并齐、魏等诸侯,扩大实力。

[img]741709[/img]

▲宋徽宗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相如坚决抗击秦朝。只要秦国敢于对赵不友好,他就会立即加倍反抗。在赵与池池的会议上,林相如对秦王的戏弄和羞辱超过了秦对赵的不友好行为。

赵王居中平衡,主张双手抓硬,让赵有足够的政治舞台。这不仅可以与秦连横分天下,还可以与其他诸侯国合作进攻秦国。

因此,他大力支持林相如。

联秦派,赵王需要,抗秦派,赵王也需要。@ 与其说林相如需要两个人齐心协力,不如说赵王需要相和。

林相如明白了这一点,他特意将廉颇与秦王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当年归赵的故事。目的是什么?这意味着廉颇,我可以有今天的地位。我背后的人是赵王。

廉颇也有点透彻。他明白,如果他不得不和林相如一起生活,他就不能和赵王一起生活。他毅然改变了策略,把林相如交给了他。即使是负荆请罪的大阵势也是明确告诉赵王:我理解你!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相和的真相是什么?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相和的真相是什么?

,,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廉颇林相如将相和的错误:林相如没有做过相国
  • 京剧中有一部著名的传统剧《将相和》。这里的“将军”是廉颇,这里的“相”自然是林相如。因此,很多人认为林相如的官职是历史上...

  • 揭秘:林相如是什么样的人? 斯文还是彪悍?
  • 五年级课文《将相和》是我们小时候最早的历史文章。十多年后,我们仍然记得文章的一般内容, 就像“完璧归赵”、“怒发冲冠”、“...

  • 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攻必取守必固物阜民安
  • 李牧是四大名将里,综合评价很高的一位。李牧出生不详,嬴姓,李氏,名牧,他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

  • 战神白起多大开始从军?白起为什么叫作[杀神]
  • 白起,又名公孙起,芈姓,战国时期秦国郿人(今陕西宝鸡眉县人)。白起与李牧、廉颇、王翦齐名,并称“战国四将”,其中白起号称“...

  • 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 廉颇与蔺相如关系好吗
  • 廉颇与蔺相如 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已成为街头巷尾耳熟能详的故事。俩人从误会到冰释前嫌,再到成为刎颈之交,俩人的友情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