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发动了三次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率领大军,第二次是窝阔台派遣拔都等人,第三次是蒙哥派遣旭烈唐。忽必烈战争的主要地点是中国各地,如云南大理国和南宋。
[img]740583[/img]
蒙古西征
第一次西征始于1219年,最后经历了五年。在成吉思汗亲自指挥、托雷等儿子的帮助下,蒙古战胜并摧毁了西边接壤的花拉子模型国家,赢得了第一次西征。第二次西征始于1235年,这次不是大汗亲征,而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带兵攻打几个当时西方没有臣服于蒙古的国家。拔都、蒙哥等人陆续征服了许多城市和地方。最后,窝阔台去世,拔都才率军返回蒙古。第三次西征开始于1252年。当时,徐烈唐率领军队,蒙哥的三兄弟和忽必烈的同胞兄弟。波斯是这次的主要进攻。徐烈唐先后占领了巴格达、叙利亚等地。最后,蒙哥去世了,旭烈唐只能率部东归。
虽然蒙古的最后两次西征都是汗流浃背的,但指挥官西征军的将军必须回去参加选汗会议。但总的来说,三次西征都以胜利告终,蒙古军队征服了许多国家和地方,蒙古帝国的领土不断扩大。
然而,蒙古西征与忽必烈关系不大。必须说的是,第三次西征与他关系密切。例如,指挥官是他的兄弟。例如,徐烈唐东归也是忽必烈与阿里巴巴兄弟争夺汗位,他支持忽必烈。
忽必烈灭南宋
蒙古的窝阔台、蒙哥和忽必烈都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第一次开始于1235年。最后,南宋和宋朝在忽必烈手中灭亡。已经是1276年了。宋蒙之战(后来元朝建立,改为宋元之战)持续了45年。可以说,南宋是蒙古帝国攻击最长、最困难的国家。
[img]740584[/img]
南宋突然烈灭
窝阔台在位时,蒙古对南宋的第一次战争开始了,但六年后以蒙古战败告终,这也是蒙古帝国征服其他国家的第一次失败。后来蒙哥继位,兵分三路攻打南宋。其中,他亲自率领中路大军攻打四川,攻打成都,但在合州久攻不下,突然死在那里。忽必烈进攻鄂州也没有进展,虽然南宋丞相贾似道派人来割地请和,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失败了。
忽必烈成了汗,后来平定了内乱,建立了元朝,1268年发动了元灭宋之战。元军这次第一次攻打襄阳,花了六年时间才攻下这座城市。之后,元军沿着长江一路攻占临安,南宋皇帝投降。然而,南宋残余势力又立了皇帝,继续在福建、广东等地抵抗。1279年,元朝和南宋在广东崖山爆发了最后的决战,南宋战败,彻底灭亡。因此,元朝统一了中国。
忽必烈除了元朝军力强大、南宋朝廷腐败等原因外,还能灭亡南宋。从军事角度来看,这是正确的战略决定。忽必烈把襄阳作为灭亡南宋的关键,这与以前不同。这一战略不是元朝自己设计的,而是南宋投降将军刘整的贡献。
忽必烈年号
忽必烈是蒙古帝国最后一个汗流浃背的皇帝,也是元朝的第一个皇帝。他在位35年,用了两个年号:“中统”和“至元”。前者只用了四年,后者直到忽必烈死亡。
[img]740585[/img]
忽必烈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中原登基为蒙古帝国。一个多月后,他宣布建立年号“中统”。这两个词大概就是中原统治者的意思。虽然忽必烈当时还没有统一中国,但他已经统一了中原。
但“中统”这一年只用了四年时间。忽必烈在1264年中统五年,将年号改为“至元”。据说这一年号出自《易经》,原文是“至哉坤元,万物资生,甚至顺承天”。由此可见忽必烈对汉族文化的热爱。三个月后,忽必烈又改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元朝正式成立。由此可见,忽必烈之前的改年号是为了后来的改国号,从蒙古帝国到元朝做准备。
忽必烈的称霸之路是什么? 谁是忽必烈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