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助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太后辅佐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君王,被誉为大清国母。
[img]739851[/img]
孝庄太后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去世,为清朝做出了突出贡献,享年75岁。
按照惯例,孝庄应该和皇太极合葬在关外昭陵,但事实上,孝庄的棺材一直停在顺治孝陵的一边。
康熙大帝三十多年来为什么不埋葬祖母?
还有一种说法“庄妃托梦”更离奇:孝庄75岁去世后,康熙命人将她的棺材移到盛京与太宗皇帝合葬。当128名壮汉将棺材抬到遵化孝陵大红门时,孝庄的棺材突然变沉,后来无法抬起。那天晚上,康熙做了一个梦,梦见祖母孝庄显灵,托梦给他,说自己不想离儿孙太远,想把她埋在儿子的陵墓附近。后来下葬到昭西陵。
最可信的说法是,孝庄之没有和丈夫皇太极合葬,这是她生前的遗愿。
[img]739852[/img]
历史书记载,孝庄太后临终时,告诉康熙,太宗的陵墓已经奉安很久了,孝道皇后已经被埋葬了,所以不要再为自己动土了。此外,我还关心顺治和康熙的父子,希望在顺治孝陵附近安陵。孝庄死后不想和皇太极一起埋葬,想和儿子一起埋葬,这给了孙子一个无法理解的问题。
孝庄坚持要在孝陵外埋葬,这给康熙带来了一个问题。他不得不拆除孝庄以前住过的慈宁宫东侧的五座寺庙,全部运到孝陵红墙外,按原件轻松重建。作为太后的“临时奉殿”,这种拖延持续了几十年。
于是雍正想出了一个主意。首先,他赞扬了孝庄的爱和智慧,然后提到了孝庄希望与子孙在一起的遗愿。最后,他引用了经典,这表明孝庄现在棺材所在的地方实际上是一个风水宝地。此外,清朝国运繁荣,最好埋在目前的位置。
[img]739853[/img]
因此,群臣们联合上奏,说“临安奉殿”很合适,所以请求在那里建陵!
@ 雍正二年(1724年),孝庄皇后的陵墓被正式命名为“昭西陵”。到目前为止,孝庄终于得到了真正的休息。由于孝庄于1688年去世,直到1724年才建陵下葬,仅36年。
如果你参观清东陵,你会发现孝庄的陵墓建设非常奇特。殿内雕刻着龙生九子之一的奇首,只出现在宫殿里。
秘史:为什么大清孝庄皇太后死后36年不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