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思,又名延思,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有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次入相,官终王子太傅,死后忠肃。他的话多写闲情,文人气息浓厚,对北宋初期的诗人影响很大。宋初《钓姬立谈》评论其“学识渊博,文章英发,辩论纵横”,有词集《春集》传世。
[img]738008[/img]
网络配图
一旦被蛇咬了,十年害怕井绳,这很容易理解,我们很多人都害怕蛇。如果是老母鸡,你还会害怕吗?大多数人都不害怕,老母鸡也不会咬人。但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不怕蛇,但害怕老母鸡害怕死亡。他是南唐著名诗人首相冯燕,写着“风吹起,吹着一池春水”。
为什么好色宰相冯延怕老母鸡?
冯延的家人看到周太医“见死不救”,怎么能干休呢?绑他一起找李后主评理。李后主自然会问为什么,周太医要报仇,必然会说出为什么,请李后主当一次青天大爷,顺便说一句,我们就知道答案了。李后主果是个好奇的人,比赵炎还急着知道谜底,他连续问了很多问题,比如冯宰相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两种疾病都有相同的症状?为什么这次你不肯救?等等。周太医一一回答。原来冯延已的病根是他最喜欢的老母鸡。
[img]738009[/img]
网络配图
冯延家的老母鸡都是自由放养的,在冯延的官职田里,到处都有一种叫蝎子草的植物,学名也叫半夏,既是传统中草药,又有剧毒。在自由放养的过程中,鸡经常吃嫩半夏,随着时间的推移,鸡变成了老母鸡,半夏毒素沉积在鸡肉中,冯燕喜欢喝鸡汤,天然毒素进入体内,导致慢性中毒。周太医知道病根,对症下药,@ 第一次很快就治愈了。然而,冯燕并不知道这种疾病的根源。病愈后,他继续吃老母鸡,半夏毒素开始沉积在体内,但没有积累一定量,也没有发作。当他占领妻子并杀死儿子时,他强迫周太医复仇,并在处方中开了半夏的中药。冯燕已经喝了,这无疑是毒药。他怎么能在不同的日子里毒头发呢?
周太医把冯延的恶行全部告诉了李后主,但李后主并不迷茫,立即主持了“公道”:周太医无罪,冯延已可恶,病可治,宰相要下课,回家专心填词(哎呀。怎样才能像柳永一样?)。命令他把小乔还给周太医,找其他太医给冯延治病。发现病根,其他太医没怎么花时间,就把冯延治好了。从那以后,冯延已经吃过饭,每逢鸡色变,再也不敢吃老母鸡了,甚至看到老母鸡咕咕叫,吓得发抖。南唐降宋后,冯燕和李后主一起去了开封。虽然河南等地没有半夏植物,老母鸡体内也没有半夏毒素,但他还是不敢吃。直到他死了,他才碰到老母鸡。
[img]738010[/img]
网络配图
冯延思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冯延思的词集名为《阳春录》,有的题为《阳春集》。北宋有传记,但宋代的书早已失传。现存最早的书是明人吴娜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清代有很多抄写。但是每个词都不一样,有的有伪作。曾昭敏、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于1999年出版的《全唐五代词》,包括冯延思的112首。
宰相冯延害怕老母鸡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