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公主(约633-644年),名为史无载,字明达,乳名儿子。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女儿,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由唐太宗亲自抚养。
[img]733761[/img]
图片来自网络
晋阳公主聪明善良,性情温和。每次李世民因为某种原因生气,她都能了解父亲的心理,慢慢劝说,对大臣起到了很好的庇护作用。
由于李世民从小带大,晋阳公主学会了一手好书法,尤其是飞白。与她父亲相比,她写的飞白书几乎是假的。
十二岁时,晋阳公主因病去世,唐太宗非常难过。晋阳公主入葬后,下令在公主墓旁建佛寺,为女儿追福。
名字意思是晋阳公主字明达,儿子。明达这个词是佛教中常用的词,明指三明,达指三达。在阿罗汉,它被称为三明,在佛陀中,它被称为三达。象征智慧,了解世界。太宗为公主取了“明达”这个词。另一方面,它也是父亲对女儿的希望。
“在古代文章中,它被认为是另一种与犀牛并列的动物。《山海经》说:“顺葬东,湘水南。它看起来像一头牛,黑色的,一个角落。”具体来说,它是一个小独角犀牛,非常凶猛和强壮。唐太宗夫妇给女儿取了“绰号”,必须来自父母爱女儿的心,我希望爱女儿能远离所有意想不到的事故和疾病,像男人一样顽强,健康成长。
晋阳晋阳的称号对初唐具有特殊意义。《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北京太原府...领导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盂、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可见晋阳是李唐龙兴之地,高祖李渊也说:“我起义晋阳,遂登皇极。“唐太宗亲身经历隋乱,起兵太原,晋阳对他来说自然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把女儿封为晋阳,可见对爱女的重视。
[img]733762[/img]
图片来自网络
慈爱的父亲养育了晋阳公主李明达。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相爱。这对夫妇有着深厚的感情。唐太宗自然喜欢皇后的孩子,他喜欢房子和乌克兰。有无数的偏好事迹。
贞观十年(636年)晋阳公主“出生”时,长孙皇后去世。失去爱妻的唐太宗悲痛欲绝,决定亲自抚养妻子留下的一对小孩子。正唐太宗前所未有的举动,在史书上留下了一丝显著的温暖:“晋王和晋阳公主年轻而孤独,上亲加鞠躬”。
晋阳公主也是唯一一位由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当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还在生孩子。因为她还年轻,她不明白母亲的死是怎么回事。虽然她有父亲和兄弟日夜陪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晋阳逐渐觉得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虽然她的父亲爱她,但他无法取代她母亲的爱。五岁的晋阳开始想念她的母亲。唐太宗出去旅游的时候会带上晋阳。每次经过皇后去世的地方,他都会告诉女儿,公主听到后总是哭泣。
复制父亲的书,晋阳公主从小就在唐太宗面前长大。父女感情深厚,互动温暖。太宗是书法爱好者,他写得很好。在他的影响下,晋阳公主也非常喜欢书法,尤其是他父亲最擅长飞白。晋阳宫经常复制父亲的飞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有太宗的风格。大家都分不清太宗和晋阳公主的话。
[img]733763[/img]
图片来自网络
晋阳公主温柔机智,文德之影聪明,所以即使还是个孩子,也能做到“不尝喜怒哀乐”。唐太宗脾气暴躁。一直在他身边长大的晋阳公主非常了解他的父亲。大臣们有时会激怒太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晋阳公主总是慢慢消除父亲的愤怒,就像母亲一样,然后慢慢地为受过训练的人辩护。在女儿的安慰下,太宗的愤怒也消失了。因此,“省里”大臣们多蒙公主的恩惠,非常爱她。
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不知道”,但保护大臣和劝说父亲的方式是一样的,这也可能是上帝对太宗失去妻子的补偿。
舔小牛的爱晋阳公主和晋王李志从小就被唐太宗抚养长大。他们日夜相处,兄弟姐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志慢慢长大,有时不得不离开宫殿,每次晋阳送到虔诚的化门,然后不情愿地哭着说再见。
贞观16年(公元642年),李志14岁是成年人,虽然太宗溺爱,从未住在宫殿里,但也开始朝廷,看到哥哥穿着朝服离开自己,晋阳公主不愿意放开哥哥的角落,哽咽着对父亲说:“哥哥现在想像大臣一样工作,不能留在我们身边吗?”唐太宗看到一对孩子如此珍惜告别,突然忍不住哭了起来。
[img]733764[/img]
图片来自网络
公主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他在父亲爱兄弟的照顾下长大,直到婷婷玉立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关系。然而,世界是无常的。金阳公主受到财富的青睐,在金钗时代,在情人到来之前就去世了。也许这就是诗歌所说的:“浩瀚的阴阳在移动,生命就像一片光明”。
为什么唐太宗最喜欢的女儿晋阳公主没有发夹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