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为一位著名的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他在政治上的非凡声音赢得了后人的赞誉。然而,有这样一件事,2000多年后被后人唾骂,甚至被称为暴君。原因是实施“焚书坑儒”措施。
“焚书坑儒”事件的直接原因在于原有的分封制度和县制度。当时秦始皇平扫世界,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这一切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统一之前,就是否要分封诸侯发生了争执。
[img]732262[/img]
但也有人坚持“封国建诸侯”制度。因此,秦始皇采取了李斯等人的话来排除争议,实行了县制。然而,许多人仍然不同意这样做。他们希望秦始皇能遵循先王的做法。他们认为,春秋战国战争的持续是分封的后果。只有废除分封制度,才能避免战争。
然而,秦始皇不听劝阻,最终走上了法家治国之路,在许多事情上抑古尊现。因此,这些知识分子受到了极大的不满甚至诽谤,因此他们开始指责和攻击秦始皇发布的相关指令。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听了反派的话,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在这一措施中,许多知识分子被坑杀,大量的书也被烧成灰烬。结果,这些措施摧毁了许多文化宝典,摧毁了先秦宝贵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灾难。
为什么秦始皇烧书坑儒?
[img]732263[/img]
秦始皇经常被后人批评为暴君,实行暴政。其中一个基础是他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从他作为一代皇帝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统一思想文化的运动,有利于帝国的统治。
秦统一六国之前,是一个混乱的春秋战国,但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最强烈的思想火花爆发了,即先秦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等。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
现在看来,他们为中国创造了最辉煌的思想文明,使中国与同一时期的希腊文明相媲美。然而,对于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来说,百家之争是一场混乱和隐患。虽然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但他应该消除隐患,加强专制思想统治。
[img]732264[/img]
焚书在前,坑儒在后,焚书除医药、占卜、农业相关外,其实坑的不是表面上的儒家,而是方士。焚书是秦始皇的改革者。他首创了统一中国、废分封设县、中央集权等措施。那些书,尤其是儒家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师古,崇尚古代或西周。此外,它们大多与法家相反。这种思想对秦朝来说是危险的,秦朝使用法家思想。坑儒是,这些方士欺骗他寻找不朽的药物,让他长生不老。秦始皇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后,一无所获,变得愤怒起来。也许当时的方士也学儒家或者穿儒家的衣服,被认为是儒家。
毛泽东对此的评价是“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可见他赞成秦始皇。
揭秘:为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不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