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陵区位于河北省遵化,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由5座陵墓、4座陵墓、5座公园宿舍和1座公主陵墓组成,埋葬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皇帝如同治(惠陵)、慈安、慈禧(定东陵)等后妃。
清东陵由入关第一帝顺治亲自选址,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十全老人乾隆、一代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两次听政的慈禧太后。。。这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都埋葬在这里。这些中国历史上令人惊讶的人物建造了宏伟壮观的清东陵,乾隆皇帝的玉陵建于清朝国势鼎盛时期,消耗了200多万银,慈禧的定东陵统治了近代中国半个世纪,项目前后消耗了227万两银,持续了14年,陵墓的奢华引起了世界对陵墓宝藏的窥视。
[img]726010[/img]
1928年7月2日,时任国民党第六集团军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秘密挖掘了清东陵慈禧墓和乾隆墓,盗取了大量金银财宝。孙部离开后,远近的散兵游勇和土匪冲向东陵,洗劫了剩下的珠宝。慈禧墓和乾隆墓被洗劫一空,全国舆论一片哗然。
玉陵是清朝入关后第四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的陵墓。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七年结束,耗银200多万。
我们不知道孙殿英偷了多少财宝。然而,据说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口述,他侄子记录的《爱月轩笔记》向后人详细披露了慈禧葬礼上大量稀世珍宝的情况。
然而,《爱月轩笔记》中记载的许多珍宝却没有记录在清宫档案中,其他人不仅质疑它的真实性。但也有学者认为,笔记内容不真实不能仅仅根据与档案不符来判断。据专家介绍,上世纪40年代的文章中提到了这个笔记,很多人的记忆,包括孙自己的记忆,都提到了那些珍宝,与笔记不谋而合。此外,清宫档案并未记载慈禧入葬的情况,而笔记正是这一重要时刻的记录。
[img]726011[/img]
菩陀峪定东陵是孝敬皇后慈禧太后的陵墓。位于昌瑞山南麓西侧的菩陀峪。陵墓材料精美,做工精细,装饰豪华。三大殿的木结构均采用珍贵的黄花梨木大厅和月台周围的石栏杆。栏杆浮雕有各种龙凤祥和海水悬崖图案,尤其是殿前的丹陛石。以高浮雕和透明雕刻技术,描绘了丹凤凌空、蛟龙出水的神态。
因为没有像《爱月轩笔记》这样的记载,人们对乾隆玉陵地宫的葬礼宝藏知之甚少。然而,以乾隆皇帝的性格和清朝的名字,我们也可以想象他的葬礼会有多奢华。
对于这些被盗宝藏的下落,更是一个谜。徐源泉作为处理清东陵盗宝案的关键人物,当时担任国民党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是孙殿英的顶头上司。据说孙殿英离开东陵后,曾以缴匪所获的名义将两盒珠宝交给上级徐源泉。至于这两盒珠宝,有人说徐源泉在东陵盗窃案曝光后不敢私藏。如果没有私藏,它们下落在哪里?据说北平驻军司令部把它们存入大陆银行。后来,随着高等军法会的审理,这批文物无处可寻。
位于武汉新洲区仓埠镇南下街的徐源泉大厦。1931年,时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第六集团军陆军上将的徐源泉,在仓埠镇建成了占地4230平方米的徐公馆,耗资10万大洋,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风格,极为华丽。大厦地下室有一条秘道,传说宝藏埋在这条秘道里。很多“知情人”都表达了自己对秘道里是否有宝藏的看法。
据徐源泉姐姐的养子林庚凡说,他小时候去过徐公馆。当时,徐公馆很宏伟,隧道里充满了宝贵的宝藏。徐源泉喜欢骑高头马和许多卫兵。徐源泉的妻子当时有一顶金色的凤冠。徐公馆的门最初朝北。徐源泉认为这意味着失去北方是不吉利的,所以他把门改成了西北方向。他认为清东陵财宝可能藏在徐公馆的地下。
[img]726012[/img]
还有一种说法是,孙殿英用手中的珍宝给了当时国民党政权的要人。盗宝案发生后,全国舆论都在向中央政府施压,要求严惩盗宝者。孙殿英一看势头不对,就通过戴笠向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何应钦等要人。多年后,根据孙殿英周围的参谋长文强的回忆,孙曾自豪地对文强说:“乾隆墓中有许多珠宝。最珍贵的是乾隆颈上的一串珠子,上面有108颗珠子。据说它代表了十八个罗汉。
东陵盗宝案发生后,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那些被盗的宝藏被用来贿赂、出售、毁灭或走私海外,那些宝藏从此就像蒸发一样没有消息,只留下后人无限的期待和无尽的悲伤。
失落的国宝:清东陵被盗财宝流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