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中国古代的皇帝,是一排名列前茅的千古一帝。除了获得王位的过程,他可以被称为明君的模板。
公元618年,率领起义反隋的李渊推翻了隋朝,称皇帝建立了唐朝。然而,尽管他是开国之君,但他在历史上远不如他的第二个儿子和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出名。
[img]720695[/img]
李世民的武功和文治都很厉害。早年高祖打天下时,他是南北战争的好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来成为皇帝后,征服了周边民族,被称为天可汗。
在治理国家方面,他也是一位努力治理的明君。重用贤能,尤其能以开放的心态出谋划策。在他的治理下,唐朝成为当时全世界的中心,民族关系和谐,八法朝拜,这也是他被称为天可汗的另一个原因。
唐朝在他手中走向了第一个鼎盛时期。此外,他在位期间严格节俭,大力推行科举、租庸调制、均田制、府兵制,对后人影响深远。
然而,649年,这位英明君王早逝,死时只有50多岁,被埋在昭陵。不用说,帝王陵墓,尤其是盛世君主陵墓的奢华程度,一直被有心人盯上。
[img]720696[/img]
在唐朝灭亡之前,什么都不会发生,但在五代时期,昭陵被挖掘出来了。五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人物都出现了。
众所周知,唐朝灭亡的原因是节度使制度严重分裂。晚唐军阀混战,朱文篡权开始乱世。当时,一位军阀温涛在历史上很有名。这不是他能打多少,而是他喜欢盗墓。
据五代及相关史料记载,五代时,他盗窃的坟墓包括昭陵。朱文建立了后梁。当时,温涛在陕西耀县工作了七年。当时,他所做的最多的事情不是管辖战争,而是盗窃了所有唐朝皇陵,以获得大量的金银珠宝。
当时只有武则天的乾陵实在打不开,所以得以保全。但昭陵的防守也很强,但也没有逃脱。
[img]720697[/img]
在《新五代史》中,温韬的《温韬传》记载了他下昭陵的过程:他走下墓道,看到了像外宫一样宏伟的地宫,在墓中找到了唐太宗的子宫。
他在墓中找到了大量的古籍珍本,据说包括《兰亭序》。他不仅偷走了这些珍宝,还没有逃过太宗的尸体。
据宋代《嘉佑杂志》记载,长安有人买了太宗的遗骨,就埋在昭陵下。这个人,也就是赵普,是北宋初年的宰相。
在购买尸骨的过程中,头骨是最难买到的,已经被一个有钱人收藏了。他想尽办法买到它,然后把它埋在昭陵下。
然而,虽然这段记录没有提到温涛,但李世民的骨头如何与他脱节。很有可能他是一起做的,即使不是这样,如果他没有打开昭陵的先例,他怎么能让一代明朝的绅士如此结束。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被盗 尸骨被土豪收藏成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