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和笔记小说自不足信,但顺治出家涉案的董小宛确实有自己的人。近世编写的《辞海》明确写道:“董小宛(1624-1651年),明末秦淮名妓,名白,后为冒襄(辟疆)妾。清兵南下时,在离乱之间辗转九年,后来因过度劳累而死亡。辟疆曾在《影梅庵记语》中追忆自己的生活。有人说她是清顺治皇帝的宠妃,来自附会董鄂妃。就连《辞海》也为董小宛误会为董鄂妃的事实出面辟谣,可见这一历史传说是多么的广泛和悠久。那董小宛和董鄂妃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两个身份不同、身份不同的女人是怎么被后人逼在一起的?
[img]720104[/img]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有八名名妓。他们是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刘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被称为“秦淮八艳”。当时达官贵人,风流名士,前来慕名求知者多如过河之鲫。冒襄是世家子弟,颇负文名,明末曾授予台州推官,未赴。明后隐居不仕,多次拒绝清官推荐,与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同称“江南四公子”。
在明崇祯十二年的南都乡试中,冒辟疆第一次认识董小宛。29岁的冒襄来到秦淮,从方、侯等浪漫人物那里听到小宛的名声,开始与小宛交朋友。董小宛16岁,福临只有2岁。
崇祯十五年,董小宛是妾,但他不敢向妻子解释,所以他先住在别的房间里,四个月后才和自己住在一起。此时是崇祯十六年初夏,33岁,董小宛20岁,福临6岁。今年9月,皇太极崩溃,福临刚刚成为皇帝。
九年后,董小宛跟随清顺治八年(1651年)第一个月的第二天,他因工作突然死亡,死于家中。他28岁。当时,顺治帝只有14岁。董死后葬于影梅庵,因此冒辟疆记语以此命名,并抒发二千四百字哭之。从冒辟疆的知交和当时骚人墨客的哀文挽诗中,有“可怜一片桃花土,先筑鸳鸯几尺坟”;“郊南同绝塞,至今青不悲主”;以及“七骨埋香十六年,春风坟草尚倩倩”、“历墓门巡视Xi,听松柏萧萧”等诗句,都是董小宛芳骨埋影梅庵的历史写照。
有史料可查,顺治皇帝孝陵地宫除顺治本人外,还埋葬了两位皇后。一个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1663年),另一个是孝敬皇后董鄂氏(1639-1660年)。
孝康章皇后出生于崇德五年,是都统佟图赖的女儿。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第一次入宫时被册为妃子,生下三子玄烨。顺治皇帝崩溃后,皇三子玄烨为康熙皇帝登上了大位。根据母子贵的传统做法,康熙元年10月27日,童妃被皇帝的儿子尊为慈和皇太后。到康熙二年二月初一,刚当上皇太后一年多的童佳氏死于疾病,年仅24岁。
[img]720105[/img]
在孝陵地宫陪伴顺治的第二位皇后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是内部大臣鄂硕的女儿,出生于崇德四年。关于董鄂氏进宫前后的经历,史书记载模糊不清,只提一句“年十八,入侍”,颇有欲盖弥彰之势。通过《世祖实录》中的一些记载,弥彰可以窥视真情一二。记载中说:顺治十三年四月,要登记妃嫔。六月,奉皇太后,举行了妃嫔登记仪式,首先在东西二宫登记。同月,孔有德女孔四贞宜立为东宫皇妃。七月,相亲王博穆博果尔去世。礼部选吉于8月19日,上以襄亲王去世,不忍举行,八月后选吉。八月二十二日,立董鄂氏为贤妃,同日派官祭襄亲王。九月二十八日,拟立董鄂氏为皇贵妃,颁诏大赦。
据清宫记载,董鄂氏于顺治十三年夏入宫,八月立为妃,这在当时已是一个很高的起点。但九月又拟立为皇妃,十二月正式登记。从妃到贵妃,短短四个月就越过了贵妃这一级,直接逼到了皇后中宫的位置,晋封的速度自然让满朝骇异。这种过火行为,既没有先朝前规,也不能为后人成例,其实是奇宠滥恩。但顺治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打算。这个计划是让董鄂妃尽快成为皇后。为了成为皇后,我们必须努力废除当代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但此时的皇后与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感情深厚,又是孝庄的亲人。在孝庄的尽力阻止下,顺治的废后计划未能实现,董鄂妃的皇后梦自然成了泡影。
十四年十月,顺治,董鄂妃生了一个儿子,按排名顺治的第四个儿子。儿子的出生给顺治和董鄂妃带来了希望。一旦这个儿子是王子,他的母亲或早或晚都会成为皇后。但就在两人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中时,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只活了三个月零十四天就宣告死亡。儿子的不幸死亡使董鄂妃陷入了无尽的悲痛和绝望,这对顺治本人也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为了安慰董鄂氏,顺治下令追封连名字都没来得及的皇四子为“和硕[5]荣亲王”,其爵位在清宗室十二等封爵中名列前茅。不仅如此,顺治帝还通过悲痛冲破了朝鲜的禁令。在离京东蓟县东陵不远的黄花山下,他专门为皇四子修建了一个荣王园的卧室,应该有完整的规定。在这个被称为荣亲王的孩子的地宫里,有一块墓婕石,后来被盗墓者挖出来,上面刻着“和硕荣亲王,我的第一个儿子”的句子。这个“第一子”其实就是“皇太子”的意思。要不是这子早战,董鄂氏早战,未来的皇位恐难被第三子玄烨占据,自然也就没有康熙大帝未来的非凡行为了。
[img]720106[/img]
幸运的是,历史没有这样安排。在让孩子去世的同时,它也给孩子的母亲增加了不幸。就在儿子去世两年零八个月后,董鄂妃因过于忧郁和悲伤而死亡。时间是顺治17年8月19日,董鄂妃只有21岁。
董鄂妃早逝,顺治皇帝悲痛欲绝,亲自守灵,辍朝五日。8月21日,顺治不顾祖先的礼制,破例追封董鄂妃为皇后,亲笔为董鄂妃写了几千字的“行”,十分溢美。
——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爱上顺治皇帝的董鄂妃。
董鄂妃死后,顺治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也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精神刺激,万念俱灰。他觉得“财宝老婆,人生最贪心。我不在乎财宝,就是老婆也觉得风云聚散,没关系。如果不是皇太后一个人读,可以和老和尚出家。”。
此后,大清开国之君顺治皇帝于18年正月初七日晚上在养心殿死亡,时年24岁。
历史上的董小宛竟然是董鄂妃?传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