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项壮举。这次旅行的距离和势头是以前无与伦比的,从而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除了考古学家对其航行的数量和规模非常感兴趣外,许多谜团也吸引了许多专家和学者不懈探索。
[img]718829[/img]
最大的谜团之一是下西洋的目的。有人说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增强大国的影响力;也有人说是为了探索各种宝藏,发现未知区域;也有人说是为了找到在靖难之战中失踪的建文皇帝朱云文。不管怎样,都有人支持,一直没有定论。
[img]718830[/img]
第二个谜团是明朝的海军实力。与欧洲海军相比,谁强谁弱?起初,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但后来,随着南京一座太监墓的发现和挖掘,事情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这座太监墓不是郑和的墓,而是一座名叫洪宝的太监墓。当它被发现时,它被多次盗窃和挖掘,但考古学家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洪宝在65岁时刻的寿藏铭。
[img]718831[/img]
从铭文中可以看出,洪宝和郑和都是云南回族人。他们被俘到南京后成为太监。后来,郑和下西洋时,洪宝是副手。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明朝造的木船排水量达到1000吨,郑和乘坐的“大福”巨轮排水量达到2500吨。
专家们非常兴奋地得知这个信息号。他们应该知道,100多年后,他们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船只的最大排水量只有1000多吨。与当时的欧洲海军相比,明朝的海军实力一目了然。
南京发现明墓被盗 揭开郑和下西洋第二大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