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是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她一生经历了三代皇帝,辅助顺治、康熙两代君王,被后人誉为一代贤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清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五岁。按照清朝的葬礼制度,孝庄太后应该和丈夫,也就是清太宗皇太极合葬。但她的遗体最终没有被运往沈阳的昭陵(皇太极陵),而是被安置在北京皇家陵园清东陵外。
康熙命令人们在东陵外修建临安奉殿。孝庄太后的子宫(棺材)被放置在临安奉殿中,没有修建地宫。几十年来,直到康熙去世几年,雍正皇帝才将临安奉殿改为昭西陵,并修建了地宫。雍正三年十二月初十日,孝庄太后正式埋葬在昭西陵地宫。
[img]716872[/img]
康熙皇帝一直很爱他的祖母孝庄太后。为什么孝庄死后,她没有把尸体运回沈阳昭陵,也没有埋在清东陵的地宫里,而是安排在清东陵外临时修建的临时奉殿里?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让人想起了孝庄太后早年与摄政王多尔根的许多丑闻。康熙这样安排也是多尔根的原因吗?
据清代官方史料记载,孝庄太后曾告诉康熙皇帝:“太宗文皇帝子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如果不起墓地,劳动人民将被追究非合葬的意义。我爱汝父子,不忍远去,一定要遵化安厝,我的心无怨无悔。因此,孝庄太后没有被埋葬在沈阳昭陵,实际上是她自己的安排。至于是心恋顺治,康熙父子,不忍远去,还是和多尔根有染,为先帝感到羞耻,只有孝庄自己心里明白。
[img]716873[/img]
康熙皇帝之所以要把孝庄太后的陵墓埋在清东陵外,有几种说法。流传最广的自然是把孝庄太后和多尔根的“那些事”联系起来。因此,康熙皇帝难以形容,不方便将孝庄太后埋在清东陵,只能临时修建临时奉殿。
此外,还有两个更官方的解释:一是顺治皇帝的孝陵建在昌瑞山主峰下,位于陵园的至高无上。作为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将她埋在陵墓的任何地方,地位都低于孝陵,这与她的一代不相称;2、孝庄太后虽然埋在遵化昌瑞山,但在风水学上,它仍然与沈阳皇太极的昭陵相同。因此,孝庄皇后的陵墓被称为昭西陵。
[img]716874[/img]
然而,上述三种说法显然是第一种最有说服力的说法,那就是与多尔根有染。孝庄太后的地位不应低于顺治皇帝陵墓。虽然这种解释是有道理的,但孝庄太后的陵墓在她去世几十年后甚至没有地宫,这不是对地位尊重者的应有待遇。至于沈阳昭陵仍然是同一个系统,那就更无稽之谈了。两地相隔600多公里。这应该算是同一个系统,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联系在一起。
因此,只有孝庄太后和多尔根有染,最能解释为什么孝庄太后的陵墓会在清东陵外。这可能就是康熙皇帝没有为他所爱的祖母修建地宫的原因。为了避免孝庄太后及其未来到地下,她无法向祖先解释,所以她根本没有为孝庄修建地宫,并把这个棘手的问题留给了儿子雍正来解决。对雍正来说,孝庄太后离自己太远了。不管怎样,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能面对列祖宗的心理压力。因此,孝道为孝庄太后修建地宫是合理的。
为什么孝庄太后的陵墓会在清东陵外?什么是隐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