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乐山大佛能起到镇水免灾的作用吗?古人太聪明了

世界上最大的悬崖石像是位于中国四川省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高71米,根据凌云山凿成。它有“山是佛,佛是山”的美誉。面对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交汇处,乐山大佛以“壮、雅、清、逸”为特色,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伟气派。经过几千年的风霜,它仍然完好地坐在汹涌的岷江上。

[img]716186[/img]

唐朝崇拜弥勒佛。据说为了顺利登上皇位,武则天还特意编了一本《大云经》,证明她是弥勒的转世,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心。由于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弥勒佛像的挖掘自武则天以来就很流行。乐山大佛的修建是在唐朝的这种氛围下完成的。

乐山位于三江交汇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聚凌云山麓,水势凶猛。到目前为止,船的编辑经常被悬崖粉碎,而夏季洪水季节更为严重,这往往导致船舶毁灭和死亡的悲剧。凌云寺高僧海通大和尚富有同情心。每次看到这一点,他都不忍心,于是就有了修佛的想法。一方面可以减缓石头掉进河里的水势,另一方面可以借佛力镇水。

[img]716187[/img]

海通花了20年时间招募人们筹集资金。大佛挖掘工程终于在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建设。不幸的是,当大佛修好肩膀时,海通和尚去世了。之后,大佛停工几次,最终于贞元19年(803年)完成,持续了大约90年。

自开凿以来,乐山大佛经历了1300多年的沧桑,但依然保存完好,风采不减。为什么?

近年来,通过专家对乐山大佛内部结构的调查和研究,谜团逐渐揭开。研究发现,乐山大佛有一套巧妙而隐形的排水系统,一方面有效地发挥了镇水免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大佛本身的数千年。

在大佛头部的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砌筑装饰,设计隐秘,远远看不见。衣领和衣纹皱纹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分解的表水沟,与右臂后沟相连。两耳后靠悬崖,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相通洞穴;胸部背部两端各有一个洞,没有相互凿开。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

[img]716188[/img]

由于可汇山泉,内悬崖上凝结了厚约5-10厘米的石灰化合物,佛身一侧 悬崖仍是红砂原岩,而且比较干燥。左右两个洞穴,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滴水,所以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显然,这是因为洞没有贯通。我不知道为什么建筑商不把它打通,应该是出于某种未知的考虑。

@ 乐山大佛内部设计巧妙的沟渠和洞穴,形成了科学的排水、湿度和通风系统。几千年来,它在保护大佛和防止侵蚀性风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佛镇水不是封建迷信,不是佛保佑,而是古人的智慧。我们必须钦佩古代的熟练工匠。即使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中,当代建筑工程也很难保证几千年的风霜不会改变原来的外观。


乐山大佛能起到镇水免灾的作用吗?古人太聪明了乐山大佛能起到镇水免灾的作用吗?古人太聪明了


  • 乐山大佛显灵流了四次眼泪:他们都证实会发生什么大事?
  • 乐山大佛是在唐玄宗开元初年挖掘出来的,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是经常发生沉船事故。当地人为了镇江水建造了这样一座大佛。...

  • 佛像显灵 乐山大佛闭上眼睛是真的吗?
  • 唐玄宗开元初年开凿的乐山大佛,是很多人到四川旅游时都会选择的景点。据说这座大佛最初是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的地方...

  • 历史上,乐山大佛多次闭上眼泪 科学不能解释吗?
  • 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旁的乐山大佛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开工建设。根据明代《重建凌云寺》和唐代《嘉州凌云大佛像...

  • 乐山大佛的表情如此 真的是在警告苍生吗?
  • 乐山大佛是在唐玄宗开元初年挖掘出来的,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是经常发生沉船事故。当地人为了镇江水建造了这样一座大佛。...

  • 为什么乐山大佛闭上眼泪?这是一个大事发生的预兆
  • 唐代开凿的乐山大佛位于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风雨洗礼,在历史记载中,沉船事件频繁发生。海通禅师召集...

  • 为什么四川乐山大佛能起到镇水免灾的作用?
  • 世界上最大的悬崖石像是位于中国四川省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高71米,根据凌云山凿成。它有“山是佛,佛是山”的美誉。面对大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