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诗人杜甫的《回忆过去》中,对开元繁荣的最直观的描写是“回忆过去开元繁荣的日子,小邑仍有成千上万的家庭,大米流脂,小米白,公私仓库丰富,九州道路没有豺狼,旅行不是吉祥的日出。”这让连诗人杜甫都忍不住称赞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繁荣时代”。
说到“开元盛世”,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的巅峰。那么李隆基创造的开元盛世如此迷人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让我来分析一下。
李隆基只有27岁,年轻有为,朝气蓬勃。他努力工作,勤奋工作。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把唐朝变回强大的唐朝。精力充沛的李隆基刚刚到位,充满活力。
[img]710917[/img]
从开元元年到开元八年,姚崇和宋靖相继成为宰相。他们大力改革弊政。短短几年,他们就实现了“赋役宽平,惩罚轻省,人民富裕”。玄宗本人也非常注重克制自己的欲望,大力倡导节约。他首先从自己做起,毁掉宫中的豪华设备,废除织锦坊(皇家精品服装厂)的编制;@ 限制宗室诸王,简省公主封户。玄宗说:“人的租赋不是我有的,士出万死,赏不过丝绸,女人为什么要享受多户!“人民租赋,不是帝王所有!这是一种很有民生意识的思想!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李隆基“民本”的统治思想。
第一个是人口。据一些史料记载,唐玄宗统治的天宝(742-755)年间全国人口数量。官方留下的天宝13年(754)全国人口约962万,人口约5288万。学者推测,公元8世纪中叶,唐代实际人口超过13400万,实际人口超过7000万。人口是农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唐玄宗时期人口繁荣,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总经济实力独立于世界民族森林。
二是耕地,在农业经济时代,耕地的数量决定了产量,那么唐玄宗时期的耕地大概有多少呢?与汉代相比,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大运河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史上说:“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谷,鄱阳也满”。根据现有史料,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为850万顷,相当于今亩6.6亿亩,人均占地9亩以上。同时,这一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也大力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img]710918[/img]
第三是节俭。自古以来,它就从节俭变成了奢侈。玄宗在这段时间里非常节俭。规定三品以下大臣和内宫后妃以下大臣不得佩戴金玉制成的饰品,并遣散宫女以节约开支。他还命令全国各地不要开采珠玉,制造锦绣,改变武则天以来后宫的奢华风格。他还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逃亡户口和国外田地,共查获80多万户,大幅增加了唐代的税收和兵力来源。唐朝的财政变得丰富,全国粮仓丰富,价格非常便宜。
[img]710919[/img]
此外,在开放和扩大领土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北周建立的政府军事制度由于均田制度的破坏,导致农民逃亡,影响了军队的兵力来源。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他们不太重视军事。当唐玄宗成为皇帝时,士兵逃跑现象极其严重,军队战斗力也很低,无法与强大的突厥军队竞争。
开元十一年(723),唐玄宗接受了宰相张说的改革主张,建立了雇佣兵。从关内招募12万名士兵担任卫士,即“长从宿卫”,又称“长征运动员”。这一改革是从府兵制到雇佣兵制的转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玄宗向全国推广了这一制度。这一制度取消了原来的府兵轮流守卫边境的做法,缓解了当地人守卫边境的痛苦。同时,这种雇佣兵也为集中训练和提高战斗力提供了保障。
从以上几点来看,开元盛世无愧于唐朝的巅峰。
唐朝开元盛世有多富裕,小邑犹藏万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