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有一个问题可以讨论,曾经辉煌的长安,从唐朝以后1100多年,为什么没有一个王朝,在这里建国?
纵观中国自古以来,历代王朝、割据政权和少数民族都建立了217个首都,但这些首都大多是昙花一现;只有长安曾在1077年成为11个王朝的首都,可谓千古一城。
但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这种王气似乎已经耗尽;除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长安(西安)再也无法与王气有关。
[img]711706[/img]
难道长安的王气已经耗尽了吗??
要理解这个奥秘,让我们从黄巢开始。
01 黄巢的怒击
唐熙宗中和三年(881年),经过多次反击,终于突破了黄巢军队占领的长安城,来自唐帝国各地勤王的藩镇军队冲进了这座千年古都,就像老虎和饥饿的野兽一样。
据《旧唐书》记载,黄巢军队在公元881-883年占领长安城的三年时间里,虽然在城里到处屠杀,但长安城的主要建筑依然“九衢三内,宫殿依旧”;然而,883年,各路藩镇的唐军突破长安城后,开始像流氓土匪一样到处抢劫,“纵火焚烧抄袭”长安城,使整个帝都“宫殿、城市、鹿里,焚烧六七。而辉煌壮丽的大明宫,更是烧得只剩下含元殿了。
[img]711707[/img]
▲黄巢之乱,是长安城沉沦千年的开始。
晚唐诗人韦庄经历了这场动荡,在他的诗《秦妇吟》中,描写了长安城劫后的苍凉: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丛生。
过去繁荣都埋没了,举目苍凉无故。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img]711708[/img]
此前,长安城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吐蕃短暂占领、朱巴兵乱,但并没有受到重大损害。经过简单的修复和黄巢起义,这个大唐帝国的首都仍然“像开元(盛世)一样美丽”。
而黄巢之乱,是长安王气毁灭的开始;此后,长安内外相继兴起的政治动乱,将彻底摧毁这座千年古城立都的基础。
02 军阀的毁灭
从唐末开始,频繁的政治动荡和破坏是调查唐朝以后王朝为什么不在长安立都的关键因素。
从公元883年到904年,长安城在短短21年内经历了四次超级打击,包括黄巢之乱:
黄巢兵变后两年,公元885年,掌握禁军的宦官田令孜与藩镇军阀王重荣、李克用作战失败。当唐熙宗被迫退出长安时,田令孜下令在长安城放火,使整个帝国首都“宫殿萧条,菊花茂草”,“只有昭阳和蓬莱”。
[img]711709[/img]
▲剧照:军阀朱温是长安城的最终毁灭者。
虽然此后略有修复,但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军阀李茂贞从岐州(陕西凤翔)攻入长安,在城里到处杀人放火。到目前为止,整个长安城“宫殿都是绿色的,鞠躬是灰烬,自中和以来,已经完成了翻新。”
而且长安城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来自朱温。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正月,军阀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据《旧唐书·昭宗纪》记载,朱温命令长安全城军民:
“摧毁长安宫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木)材,浮渭(水)沿(黄)河而下,长安此后遂丘市场。”
为了建造洛阳和开封的宫殿,这座千古名城最终被军阀朱温下令彻底拆毁。
古都开封的崛起,是长安的毁灭。
[img]711710[/img]
03 长期动荡
长安自古以来就有政治动荡,但为什么这次彻底伤害了它的活力?
纵观长安城的历史,从秦朝到西汉、西魏、北周、隋唐,长安城屡遭毁灭,但可以重建复兴;然而,唐末以来的政治动荡开启了长安的长期危机。
唐朝灭亡后,进入五代十国,但长安周边战争依然不断:后汉乾佑元年(948),赵思万夺取长安后,与后汉军队对峙。当时整个长安城已经从盛唐的百万人口减少到只有10万人;后汉战争后,长安城的人口最终急剧下降到1万多人,与巅峰时期相比,长安城的人口急剧下降到99%。
北宋初期,鉴于开封无险可守的致命隐患,赵匡胤曾想过先迁都洛阳,再迁都长安。然而,最终,由于现实,权衡后,他终于放弃了。
为什么长安在十六朝古都没落?长安真的气数已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