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以后,历代王朝将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直到清光绪31年,科举制度才影响了中国1300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无数的候选人为了有一天成为金榜的头衔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根据当时的规定,只要你能参加考试,你就有机会成为一名官员。如果蟾蜍宫折叠,赢得冠军,未来是无限的。
[img]712059[/img]
1000多年来,共有700多名状元,平均每两年出现一名状元,高于目前高考状元。一般来说,即使状元不能成为朝廷的重要大臣,也不会太糟糕。成为一名中层官员并不难。然而,在明朝,一名候选人被任命为状元,并在未来庆祝之前被皇帝命令分裂,这绝对是历史上最悲惨的状元。
这位状元的名字叫陈,来自福建长乐市。他从小就很聪明,学习也很努力。公元1397年,刚刚经历过“蓝玉案”的明朝迎来了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明太祖朱元璋多次考虑,任命78岁的大儒刘为考官,全权负责科举考试。
[img]712060[/img]
刘三武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学富五车。他的性格无法与普通大臣相比。《明史》称赞他:“他慷慨大方,胸中没有城府,自称坦坦翁。”这也是明太祖选为考官的原因。考试结果出来后,共录取了51名进士,其中福建省陈安生以犀利的文笔征服了所有考官,成为科目状元。
[img]712061[/img]
名单出来后,陈兴奋得睡不着觉,等待着朝廷的任命,其他学生也来祝贺他。令他惊讶的是,仅仅半个多月后,他就没有受到任命,而是皇帝发布的杀戮令,他就被汽车折断了。此外,负责评分的官员,如白新宇和张欣,也被处决,甚至78岁的刘三武也被分配到边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录取的51名进士,包括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南方考生,没有北方考生上榜。名单发布后,北方学生非常不满,开始在首都制造麻烦。更严重的是,北方考生发现,包括刘三武在内的几位考官都是南方人。他们对此非常不满,所以他们联合写了皇帝的书,重新审阅了所有的试卷。
[img]712062[/img]
明太祖朱元璋得知此事也很生气。他连夜成为一个审查小组,重新审阅了之前所有考生的试卷。令人惊讶的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北方考生的试卷水平确实不是很好,并且有禁忌。调查结果一出来,北方考生就表示不满。来自北方的朝廷官员也趁机诬告和弹劾刘三武等人,说他们结党私营,徇私舞弊,事情越来越大。
最后,无论三七二十一,明太祖在没有严格调查的情况下,仅凭捕风捉影的证据,就把刘三吾等人送进了监狱,很快就把他流放到了边境。为平息这场风暴,朱元璋下令将状元陈安琏等人处死,探花刘谔等人被派驻守边。此外,朱元璋亲自担任考官,要求其他考生重新参加考试。最后,他录取了61名进士,都是北方考生。因此,他被称为“北方名单”,以前被称为“南方名单”。
[img]712063[/img]
名单发布后,虽然南方候选人和官员不愿意,但没有人敢抱怨皇帝之前的行为。客观地说,明太祖朱元璋这样做只是为了平息风暴,实现所谓的政治平衡,刘三武和状元陈安成为科举重大案件的受害者。
历史上最悲惨的状元:皇帝也知道他没有作弊,但他仍然被五马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