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亲政后,清朝逐渐繁荣起来,但仍存在内忧外患。南方藩王自尊,吴三桂等人企图谋反。康熙决定撤回诸侯,以稳定国家,导致著名的“三藩之乱”。
当时,康熙只有20岁,一个毛茸茸的男孩,但吴三桂和其他人是战场上的老兵,他们的军事力量击败了清廷。许多人认为这是用卵击石,但结果出乎意料,康熙赢了。康熙赢得吴三桂,关键是火器“连珠火枪”,“连珠火枪”的发明者是清朝火器天才戴子。
[img]710725[/img]
康熙
弃笔从军,随军出征
戴梓,字文开,号耕烟,清代火器制造商。戴梓博学多才多艺,精通天文、历法、诗画、机械、武器等。戴梓曾制作过著名的“连珠火枪”和“威远将军炮”。
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进入浙江,响应吴三桂的叛乱,康亲王杰书奉命平叛三藩。25岁的戴子毅然弃笔参军,与康亲王作战,并将自己制作的“连珠枪”献给康亲王。
[img]710726' />
影视中的戴梓
连珠枪,28枚弹药齐发
“连珠枪”,又称“连珠枪”,一次装满后可储存28发弹丸。连珠枪的设计非常巧妙。枪背上的弹匣可以装28种火药。火药的喷射相互连接。只要扳机弹药被扣住,它就会自动落入枪中发射。同时,下一种弹药会脱落等待发射,甚至可以连续发射28种火药。
乾隆年间进士纪晚岚的《读微草堂笔记》记载了戴梓发明制作的“连珠火枪”:“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均储存在枪脊上,机轮开闭...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开始需要重贮。”平定三藩之乱,戴梓的“连珠枪”居功至伟。
[img]710727[/img]
连珠火铳
康熙平定三藩后,召见戴梓,重其才,授予翰林院侍讲官职,进南书房,并命他参与《律吕正义》的预编。
康熙年间,荷兰使者来访,进贡“盘肠鸟枪”。为了展示中国的国威,康熙命令戴梓在荷兰使者回国前模仿10把枪。戴梓不辜负使命,几天内制造了10支枪,性能比荷兰鸟枪更先进。康熙把这10支枪交给了荷兰使者,荷兰使者非常惊讶,说清朝的军事实力太强大了。后来葡萄牙使者进贡了“佛朗机”,戴梓也没多少时间模仿。
子母炮威镇敌胆
连珠枪、鸟枪都是戴梓的骄傲之作,但他最骄傲的是子母炮,也就是威远将军炮。康熙皇帝命令戴梓制造“子母炮”,即冲天炮。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戴梓制造了“子母炮”。子母炮长两英寸,重约300公斤。“子母炮”研制成功后,康熙率诸臣观察发射。炮弹发射后,碎片破裂,锐不可挡。
“子母炮”威力如此之大,康熙龙颜大悦亲自将子母炮命名为“威远将军炮”,并下令大量制造。后来,在三征噶尔丹的战争中,“威远将军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img]710728[/img]
戴梓制造的威远将军炮兵
盛京流放,遭到人们的憎恨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堆在岸上,流必湍;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戴梓制造火炮的成功引起了比利时教士南怀仁的嫉妒,比利时教士也从事火器研究。康熙命令制造“子母炮”,是南怀仁向他炫耀国家发明的“冲天炮”,还说“冲天炮”只能由比利时人制造,康熙命令他制造,结果他研究了一年多没有制造,但戴子只用了8天,这让他的心很不舒服。
[img]710729[/img]
南怀仁
后来,南怀仁因为嫉妒和仇恨,到处绊倒戴梓。最后,他勾结起义军叛徒陈通岩,诬陷戴梓私通日本海盗。康熙不分青红皂白,降罪戴梓,将戴梓一家流放盛京。
清末,清廷迅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武器的不足和落后。戴子在武器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从他几天的枪可以看出,如果康熙重用他,他的军事武器已经大规模生产,更不用说世界领先的水平了,至少清廷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力量将大大提高。
这个人为清朝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但被康熙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