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彰功臣的功勋,古代开国皇帝将向功臣颁发免死金牌。免死金牌的正式名称叫金书铁券。唐朝以后,铁券开始镶嵌金牌,记录了功臣的功劳和皇帝给予的慷慨待遇。铁券制作后,分为两部分,朝廷和大臣各存一半,方便后人核对。
[img]708113[/img]
虽然唐代后期的铁券上有免死条款,但很少有人能真正用铁券获得免死条款。归根结底,这只是皇帝赢得人心的一种手段,也是一张空头支票。
郭崇韬,五代十国后唐重臣、军事家、战略家,是李克修的亲信,做事干练廉洁。李克修死后,他被改为李克用仪式。当他遇到麻烦时,他很警觉,很平静,赢得了李克用的喜爱。
[img]708114[/img]
李克用死后,李坚持父志,南征北战,扩大疆土,建立后唐。郭崇韬被任命为中门副使,与孟知祥、李绍宏一起参与机要事务。李成为皇帝后,他开始怀疑大臣。许多英雄被无缘无故地处决。于是孟知祥哭着要求李把自己调到当地工作。李不允许他推荐合适的替代品。孟知祥推荐郭崇涛代替自己。从那以后,郭崇涛掌管了军事重要任务,并跟随李到处战斗。
公元923年,李在突破燕地,击败契丹士兵后,带领大军攻打后梁。晋军和梁军在黄河两岸对峙。后梁末帝朱友贞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任命了一个有策略的王彦章为指挥官,两军陷入僵局。李没有利用多次进攻。相反,在王彦章的带领下,梁军一直逼迫李坚守的杨刘。
[img]708115[/img]
面对梁军的胜利,李不安。不久,梁将军康延孝向李投降,并告诉他,梁军计划四路出兵合围晋军。听了这话,李更加担心,所以他召集大臣讨论对策。在此期间,将军们认为他们应该放弃运州,与后梁和平,以黄河为界,然后寻找机会。李不高兴地叹了口气:“如果是这样,我就死了。”
然后他找到了郭崇涛,询问了他的计划。郭崇涛详细分析了敌我军情后,认为梁军倾巢而出,后方兵力必然薄弱,并提出了奇策。他建议李分兵守卫魏州,牵制梁军。然后他带领精锐骑兵直奔,日夜袭击敌人的巢穴。他将能够在半个月内一举成功,战胜敌人。
[img]708116' />
听了他的计策后,李高兴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战争终于和郭崇韬预料的一样,李带兵度过了杨刘河,一路战无不胜,活捉王彦章,攻下汴州,不到十天就摧毁了战争十五年的后梁。郭崇韬因灭梁有功,被任命为镇州和冀州节度使,进封为赵郡公,还获得铁券,可免十死。有一段时间,郭崇韬的权势大红大紫,文臣武将都很佩服他。
不久,当李听说蜀中政治非常腐败时,他想抓住机会夺取蜀国。郭崇涛知道后,自告奋勇,请亲王李继任都统,协助出兵攻打蜀国。出兵前,郭崇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征服军队按照他的计划一路攻城掠地,这是不可战胜的。短短70天,蜀后主王燕投降,蜀国灭亡。
[img]708117' />
虽然郭崇涛精通策略,果断行事,军事才华出众,但他的性格在与人打交道时却捉襟见肘。尤其是当代宦官,对庄宗李和皇后刘趋炎附势,巴结奉承,召唤皇帝的喜爱。郭崇涛非常鄙视他们。时间长了,宦官们勾结一致攻击他。
在进攻蜀国时,郭崇涛曾教李继岌说:“蜀国平静下来后,国王就是王子。将来登基后,最好把宦官全部除掉,遇见士族。他们不仅罢免宦官,而且不骑被砍掉的马。”宦官们听说后恨他,郭崇涛成了公众批评的对象。
[img]708118[/img]
平定蜀国后,李从袭派宦官到蜀传达皇帝的圣旨。郭崇涛因为鄙视宦官,没有按照礼仪去郊区迎接他。李从袭恨他,所以他趁机诬告皇帝郭崇涛有谋反自立的意图。庄宗不相信。李从袭与刘皇后串通阴谋,消灭郭崇涛。
李从袭来到蜀国后,李继岌杀了郭崇涛。李继岌拒绝服从,但他并不反对。李从袭以皇后的指示和讨论重大事件为由召见了郭崇涛。郭崇涛到达后,房子里的刀斧手一起被杀。郭崇涛被甲士用大锤砸死,然后他的五个儿子被杀,他的财产被没收。
[img]708119' />
庄宗李允许后宫和宦官谋杀忠良的行为很快引发了军事变革。今年3月,李思远在士兵的支持下进入洛阳,取代了李。李思远到位后,郭崇涛被埋葬在家乡,他在太原的旧财产也被归还。
第一次世界大战灭蜀,获得死金牌,最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