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一本叫《命理约言》的书,是算命的书,是所有算命先生必读的教材。这本书的作者陈之选有着非常传奇的生活。他在明末清初一次次逃脱灾难,官运亨通,成为一名大员。不知道他为什么对自己的生活很清楚。
陈之选是海宁盐的官员,家族世代为官,家族在浙东颇有名气。
[img]704927[/img]
(陈之遴)
陈之选在诗歌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非常有名。同时,他对当前的政治也非常热情。他与东林党领导钱谦益、陈明霞等人有着深厚的交流,积极参加东林党活动,看起来像个爱国青年。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陈之选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冠,授翰林院编修。好事成双。今年,他的父亲陈祖苞也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
就在陈之选被视为重点晋升对象的时候,父亲陈祖苞因渎职引进清兵进犯,被判刑。临刑前,陈祖苞担心死无全尸,喝毒酒死亡。崇祯皇帝“怒其漏刑”,对陈之选怒不可遏。陈之选被辞退,终身不得录用。
清军入关后,陈之选觉得这是他东山再起的好机会,于是投靠了清朝。为了得到清朝统治者的认可,他说他的父亲陈祖苞是被明朝迫害死的,以证明他与明朝有杀父之仇。他建议清朝统治者挖掘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以泄露“龙气”,使明朝永远不会超生。
然而,他仍然无法掩饰投降清朝的变节。他还称自己为“行年40,但他知道39年的错误”。这样,当他一岁的时候,他知道他的父亲会被杀吗?
陈之选的行为被时人无耻,指责他舔清朝的两臣。
陈之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为自己辩称:“知时务者为俊杰”。
陈之选真的很了解时务,投降清政府后,他看到政王多尔根位高权重,便试图拉拢他的亲信,并尊称多尔根为恩主。
陈之选的表现自然得到了多尔根的青睐。多尔根任命他为秘书院学士,很快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
[img]704928' />
(多尔衮)
然而,陈之选的生活注定是曲折的。
在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尔根在打猎时突然出现,年轻的顺治皇帝开始清算多尔根的旧部。
陈志选见势不好,立即倒戈,积极举报多尔根和同党的罪行,成为反多尔根势力的骨干分子。他的行为赢得了顺治皇帝的青睐。顺治皇帝不仅没有清算他,而且被提升为礼部尚书,很快就被授予太子太保。第二年,他被提升为洪学院大学士学位。
扶摇直上的陈之选遭到朝中大臣们的嫉妒和憎恨。当时正在打压前朝东林党的陈名夏,而陈之选是多年的朋友,所以大家都弹劾他与陈名夏结党营私,不应该用于朝中。
收到弹劾后,顺治皇帝, 起初,我不想治陈之选的罪,只是把他调到户部尚书,让他反思自己。
陈之选暗自庆幸。为了庆祝自己化险为夷,请朋友们在灵佑宫漫游。
谁知道朝中大臣不想放过陈之选,就把这件事作为把柄,再次弹劾陈之选。他说,作为前朝革命永不复用的老大臣,他只为清朝服务了好几年,赢得了皇帝的善良,提升了尚书。然而,他处于高位,不想报效。皇帝的教诲没有反思。事后,他还在灵佑宫漫游,非常快乐,他的罪行可以惩罚。
顺治本来想保陈之选,但是那么多人弹劾他,所以顺治皇帝把他送到辽阳。
但同年冬天,顺治皇帝下令将他调回首都。
陈之选回到首都后,为了再次成为宫中的重要大臣,他试图吸引顺治皇帝的亲信太监,并贿赂他,希望他能经常在顺治皇帝面前为自己说些好话。
清朝吸取了明朝灭亡的经验。为了防止太监干政,外臣与太监勾结被列为重罪。陈之选在背后的活动很快被弹劾到顺治皇帝,称他贿赂了皇帝周围的太监,犯了重罪,应该在清朝正法。
[img]704929[/img]
(顺治帝)
顺治皇帝生气了,把陈之选革职抄家,流放外地。
就这样,陈之选被彻底打倒在地,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几年后,他郁郁寡欢地结束了。
作为算命大师,陈之选不知道他是否计算了自己的结局?
这个人可以官运亨通,可以预测人的命运,却没有算出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