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英国首相特蕾莎•在访华期间,梅参观了上海豫园,并和丈夫一起学习剪纸。《伦敦晚报》评论说:“我得到了所有的祝福。看来梅访问上海的好运气会耗尽。”
[img]701384[/img]
很多吃瓜的网友吐槽说:看来除了送数学老师,还要送几个语文老师!
[img]701385[/img]
的确,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汉语更是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更是与传统文化分不开。
剪福字、贴福字、爆炸、春联、年画都是春节的象征,不仅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习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附近,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无论大小,士妾家都会扫门,除尘,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祖。”
其实“福”字怎么贴都可以,不需要强调形式,只要是美好的祝愿,就在我们心里。但是很多人认为“福”字要倒着贴,意思是“福”。
那贴“福到”是怎么起源的呢?
[img]701386' />
【神话传说】:
传说民间贴“福”之风始于姜太公封神之时。各行各业的神仙分配得当,姜太公丑陋粗俗的妻子也伸出手来取神。姜太公别无选择,只能把她封为“穷神”,并规定任何贴有“福”字的地方都不能去。因此,人们把“福”贴在家里、燃放鞭炮,驱赶这位不受欢迎的“穷神”。
【历史传说】:
一、
“福”字的倒贴,传说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春节前夕,大管家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让人贴在王府门口。一个家庭成员目不识丁,甚至把“福”字的头朝下贴。恭亲王福晋很生气,想鞭打惩罚。
但是这个大管家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急忙跪下来说:“奴隶经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现在大福真的到了(倒)。这是节日的标志。”恭亲王一听就觉得合理,心想:“难怪过去行人都说恭亲王福来了(倒),吉语说了几千遍,金银增万贯。”
二、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福”倒贴。明太祖朱元璋用“福”作为暗记,准备杀人。为了消除这场灾难,善良的马皇后不得不在黎明前在全城门口贴上“福”字。
于是家家门上贴了“福”字。其中一个家庭不识字,竟然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检查,发现每个家庭都贴上了“福”字,另一个家庭贴上了“福”字。皇帝听了他的愤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抄袭整个房子。
第三天,当马皇后看到事情不好时,她忙着对朱元璋说:“这家人知道你今天来访了,故意把祝福贴下来。这不是祝福的意思吗?”皇帝一听到这个消息,就下令释放人们,一场灾难终于消除了。从那时起,人们就把祝福倒贴起来,一个是为了好运,另一个是为了纪念马皇后。
[img]701387[/img]
过去,民间有句话叫“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写大字”;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图案,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收、龙凤祥祥等。
[img]701388' />
中国汉语博大精深,你在哪里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