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701747' />
努尔哈赤崛起后,后金政权的主要任务是与明朝争夺东北地区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完全消灭明朝。当然,明朝的无能不仅完全占据了东北地区的主导地位,而且完全挤出了明朝的力量。
这是什么意思?明朝长期以来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分而治之,拉一群人打一只鸟,射杀第一只鸟。明朝在东北地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各民族部落之间的平衡和平衡,保持区域秩序的稳定,避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秩序挑战者,即区域霸权。
努尔哈赤的主要作用是打破明朝的政治秩序,与明朝争夺东北的政治主导地位,让你成为东北的霸主和领导者,最终实现东北各民族的统一。但直到努尔哈赤去世,这个过程才完全完成。特别是朝鲜仍然忠于明朝。
朝鲜和明朝一样,希望东北各民族处于分裂状态,而不是统一强大的政权。只要有这样的统一政权,就会威胁到朝鲜的安全,朝鲜就会成为第一个征服目标。@ 朝鲜在明朝派军进攻努尔哈赤时,对配合明朝的军事行动持积极态度。
[img]701748' />
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登基时,东北经历了长期的部落并购战争,人口减少,经济萧条。明朝最终放弃辽东后,建立了关宁锦防线,朝廷坚持不与后金讨论,但实际上对后金采取了封锁政策。
@ 皇太极登基后,不仅明朝需要时间呼吸,而且后金也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和恢复的时期。一方面是恢复和提高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是完全征服朝鲜,避免明朝和朝鲜之间的后金攻击。
努尔哈赤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打掉明朝在东北地区的钉子,即锦州、沈阳等军事据点和堡垒。明朝采取收缩防御政策后,后金更担心坚持不与后金协商,封锁经济。@ 摆在皇太极面前的迫切任务是打破这种封锁。
在皇太极面前有三个选择。第一个是先征服朝鲜。然而,明朝救援朝鲜的态度一直非常坚定。在与明朝达成协议之前,他们贸然出兵朝鲜。只要明朝出兵救援朝鲜,就会对后金形成两面攻击,这是危险的。
[img]701749' />
第二个选择是继续在关宁锦防线和明朝进行积极对抗,但这一地区背山面海,不利于大规模野战。后金的骑射优势无法发挥。只要明军不能坚持依靠军事堡垒,后金就很难突破这条防线,只能陷入长期的苦战。
显然,这两种选择都是后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皇太极选择了第三条路,即绕过关宁锦防线,突破长城防线,骚扰和掠夺首都,对明朝施加政治压力,迫使明朝同意和平,给后金喘息的机会。
明朝最后的崩溃是李自成起义,整个中原、中原和华北都陷入了混乱,而不是后金的干扰和进攻。也就是说,没有李自成起义在军事上的无意识合作,就没有能力消灭明朝。
明朝政治形势的崩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李自成破坏明朝政治形势需要时间和冲击,而不是一下子直接击倒。瘦骆驼比马大。当皇太极登基时,明朝并不虚弱,会被后金一举消灭。经过后金和李自成的内外攻击,明朝终于彻底崩溃了。
[img]701750' />
@ 当皇太极几次率领军队围攻北京时,不是他是否想消灭明朝的问题,而是如果他不能及时撤退,他可能会被来救援北京的秦王军队包围和消灭。明朝的判断显然是后金没有消灭自己的能力,总是坚持与后金不和。
直到看到李自成起义对明朝在大陆的统治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政治秩序逐渐解体,范文程建议皇太极,不应继续绕过关宁锦防线攻击北京,而应该突破关宁锦防线,即彻底打破明朝的防御体系。这意味着清朝可以与明朝竞争。
虽然范文程的建议被皇太极接受,并开始初步实施,但在明朝的防线没有完全突破之前,明朝在李自成的机会主义军事行动下突然灭亡,然后黄金也很不幸,皇太极死于暴力疾病。即便如此,如果不是李自成缺乏政治技能,未能及时安抚吴三桂,接管关宁锦防线,清朝也无法突破关宁锦防线。
皇太极攻北京城下,为什么不消灭明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