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东方世界的核心。周围的民族和国家要么成为中国的附属国,要么直接被赶走和摧毁,如匈奴、突厥人等。此外,中国在古代已经遥遥领先了几千年,周围的科技和文化是无法企及的。因此,周围的古代国家也自动看待中国的马。但有一个国家一直很不诚实,那就是日本。
[img]702221[/img]
汉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者向汉朝贡献。刘秀给了日本奴隶国的名字,才有了日本。后来,日本向大汉学习,实力增强。大唐时期,雄心壮志开始扩大。当时,日本天智天皇试图占领朝鲜半岛,然后占领大陆。因此,他支持百济对抗新罗。并派出近5万支军队,数千艘战舰直接与大唐作战。
[img]702222' />
当时唐代刘仁轨只带了7000人,白江口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彻底摧毁了日军。这时,日本的国力和大唐根本不在同一水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唐白江口战役后不追求胜利,吞并日本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img]702223[/img]
首先,日本完全被打服了。
在古代中国,我们注重仁义,认为天下不是王土,到处都是自己的。因此,对于周边国家来说,服务一般都结束了。匈奴和突厥都是这样。他们可以称臣纳贡。白江口战争结束后,日本彻底痛彻前非,知道自己与唐朝的巨大差距,然后对抗。这是一条死胡同。
[img]702224' />
因此,战后,一系列无耻的派使节立即来到唐朝谢罪,而中国古代则注重“伸手不笑脸的人”。因此,唐朝当时并没有继续与日本作战。日本经常使用这种伎俩,后来的朝鲜战争和二战后也是如此。日本对大明和美国都是如此屈膝的孙子。
[img]702225' />
第二,没有价值。
当时,唐朝的土地面积非常大,但它看不起周围的大部分土地,认为这是一个荒野的地方,没有价值。唐朝甚至不喜欢朝鲜半岛,更不用说孤独的海外日本了,看起来像野人了?当时,日本对唐朝没有任何威胁,所以没有必要灭亡和占领它。如果日本当时真的是一个战略重要的地方,恐怕唐朝也会出去占领它。
[img]702226' />
@ 抽不开身。
虽然当时的大唐很强大,但周围也有很多威胁,西面有吐蕃,北面有突厥契丹,东北有高句丽,南面有蛮人等等。可以说,作为大陆帝国的大唐,到处都有更强大的敌人要处理。尤其是这个高句丽,是当时大唐征讨的重点。杨迪皇帝三征高句丽,后来李世民也攻打,没有把它灭掉,所以,是当时大唐的心腹大患。白江口战役后,大唐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联合新罗包围高句丽。
[img]702227' />
在白江口战役6年后,经过精心准备,大唐彻底摧毁了高句丽,并将其纳入地图。直到那时,他才摆脱了这种严重的心腹问题。@ 在白江口之战中,大唐没有继续摧毁日本,这是由于形势。也应该是日本运气好,如果遇到狠毒强硬,一点点,比如杨迪皇帝,恐怕十个日本也被摧毁了。但当时李治那可是个仁义懦弱的君主啊,日本后来学习中华千年,不敢造次,也知道自己随时都有灭国的危险啊。
[img]702228[/img]
大唐白江口之战后,为什么不直接攻日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