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墓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南郊安民村发掘,墓地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984年6月的一天,马鞍山附近下了大雨。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不仅让马鞍市民出行困难,还让沉睡千年的古墓再次诞生。墓为双室砖墓,全长8.7米。墓砖上印有篆书吉语和钱文,如“富贵至万世”。这座墓地最终被确认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然的墓地。
朱然是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朱然早年被朱志收养为养子,学习期间与孙权交朋友很好。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余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带领军队平定山贼。他曾与吕蒙一起俘虏关羽,并将赵武将军任命为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守卫江陵。
[img]701346' />
之后,朱然参与了东吴的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首先,他在夷陵战役中击败了刘备,然后朱然守卫了江陵六个月。在缺少士兵和人员的情况下,他击退了曹魏的数十万军队,“在敌国闻名”。之后,朱然官员到左司马、右军师和大都督,赢得了孙权的信任。可以说,朱然是东吴著名的将军。249年,朱然死于68岁。孙权
“素服举哀,为之感叹”,将这位功臣厚葬。
朱然墓是三国时期长江中下游考古的重要发现。它也是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大型墓葬。它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朱然墓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日本电视台两次来到朱然墓拍摄大型纪录片。为什么东吴时期的墓葬引起了日本人如此大的兴趣?
众所周知,日本人经常在日本电视剧中看到穿木屐的形象。日本人也声称木屐是他们发明的,但1700年前木屐的出土确实是对日本人认知的挑战。日本一直称木屐是他们发明的,并将其视为国粹,但这种木屐的出土打了日本一巴掌。
[img]701347[/img]
也可以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中日之间就有了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出土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的。通过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木屐在中国通过唐朝文化东传到日本,最终逐渐被日本使用。它现存在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物馆。
据史书记载,木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代足衣,大约在夏朝之后就出现了。到了晋朝,为了更好地区分男鞋和女鞋,木屐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讲究。木屐在中国文学、书法和绘画中有大量的记载。古诗中也有“踩谢”的说法。
为什么日本人对东吴时期的墓葬如此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