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兵部尚书是明朝六部中兵部最高级长官,又称“大司马”,负责选拔授予、训练、车辆、武器管理等全国卫生所军官的政令。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
[img]699064' />
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设兵部。洪武六年来,增加了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一人,并在总部、驾驶部、职务部三个部门各设郎中、员外郎一人、主事两人,隶属于中书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于胡卫庸案,明太祖朱元璋罢免宰相和中书省,模仿《周官》六卿制度,直属六部,各有尚书和侍郎。每个部分有四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个人,分别是郎中、外郎和主事。第二年,增试侍郎一人。洪武二十二年,改总部为选部。洪武二十九年,被定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均称清吏司。景泰年间,增设一人尚书,协理部事。初年天顺罢免。隆庆四年,加注侍郎两人,后罢免。万历末年重建。
[img]699065' />
明朝,兵部尚书、侍郎或都督府右都御史参与京营军政协调,掌管京营操练。永乐年初设立三大营,总属武将。景泰元年,设提督团营,命兵部尚书于谦兼领,后罢休。成化三年,再设,以本部尚书或都御史兼任。嘉靖二十年,命尚书刘天和退出部务,另给关防,专理军政,然后改为兵部侍郎协理军政。万历九年裁革,十一年复设。天启初年,增设一人协理,后革除。崇祯二年,再设,以蜀吉士刘之纶为兵部侍郎。
[img]699066' />
兵部尚书到底是什么级别,几级官员?职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