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可避免地与火器分不开。他第一次与火器打交道是在南渡长江的前夕。当时,他还驻扎在江北和州,吸引人才,等待机会。在此期间,一位名叫焦玉的工匠来寻求建议,并献上了几十把“火龙枪”。朱元璋的命运助手徐达在军队中试射,证实这种武器可以穿透一层皮革。朱元璋很高兴,认为拥有这把枪更容易赢得世界。
[img]699045' />
明朝神机营的火器操练
不幸的是,火龙枪的风格和具体结构已经消失,后人无法知道。然而,元末明初保存的大量火器表明,朱元璋和他的对手装备了更多的枪和枪。
[img]699046' />
明代火器
各种型号的手枪,一般长42到45厘米,直径约2厘米,重5到9金,分为三部分,即发射弹丸的前膛、填充火药的药房和尾巴。尾巴是士兵在战斗中插入长木柄的,这样双手抓住木柄就可以举起手枪射击。如果在枪体上加固四到五个横箍,也可以起到防爆的作用。在战斗中,只要手枪药室外的引信点燃,弹丸就会迅速射出。然而,当时手枪没有准星和门,所以射击的准确性相对较差。如果你不瞄准目标,你主要依靠运气来射击目标。朱元璋军队南征北战,手枪随处可见。
朱元璋与火器是不可分割的,风格和具体结构已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