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699558[/img]
公元208年,曹操袭击了80万名士兵,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让诸葛亮在三天内建造10万支箭,一支是为了军事需要,另一支是为了消除他的异国情调。诸葛亮预计三天内会有雾,所以他把草人放在改装后的船上,趁雾开到曹英附近。水军将军蔡茂张云害怕雾,不敢战斗,所以他向草船射箭,让诸葛亮轻拿10万支箭,所以诸葛亮救了他的命。
疑点1:箭没有损失
几轮齐射后,曹操召回蔡茂张允,询问情况。蔡茂说射箭10万支,东吴诸葛亮清点箭箭10万支,电影10万零200支。
[img]699559[/img]
这里有问题。在古代,弓箭作为一种远距离攻击武器,射手是一种覆盖盲射,与目标区域形成一个角度进行抛物线运动。从当时的距离和河上雾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10万支弓箭也应该大部分射入水中,不可能没有损失。据统计,二战期间有2万颗子弹可以杀死一个人,更不用说古代弓箭了。但诸葛亮一点也不浪费,照单全收,这个疑点经不起对敲。也许诸葛亮谎报了,给了曹操反间计的理由?
疑点2:曹操水军为什么不射火箭?
古代战舰是木结构,最怕火。从兵法上讲,水面作战应该是放火箭的。曹军这次没有放火箭。有人说他怕雾不能点。事实上,他不会。古代弓箭放火箭时有助燃剂,小雨时不会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非常不合理的。曹军的指挥官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也许如果你能放火箭,就没有这个故事了。
疑点3:匆匆杀死蔡张二将
[img]699560[/img]
曹操只是因为别人伪造了一封信,得出结论,蔡张两人是奸诈的,没有经过调查、审判,直接杀死了两人,甚至没有供词,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曹操是首相,永远不会打乱这条规则。蔡张两人都很重,作为数十万水军的领导人,不应该如此匆忙地杀死他们。历史上,曹操被称为奸诈的雄性,他有才华,更珍惜将军,他对关羽的态度可见一斑。
草船借箭中存在的三个疑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