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所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也就是说,任何时候攻打坚城都是最后的选择。在那个没有重炮的时代,以城墙为核心的城市防御是所有古代士兵的噩梦。
他们必须与城外的敌人战斗,并防止城头的冷箭。为了靠近城墙,他们必须穿过陷阱,填补护城河,但把梯子推到城下,爬到城头。
[img]698294[/img]
在攻城战中,爬梯子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他们必须面对四个方向的火力:羊马墙后面(前面)、城墙堆垛口(斜上方)、楼上(斜上方)和城墙后面的高台(正上方)。在前面,他们不仅会面临手持刀刃的敌人,还会面临滚石和金汁的洗礼。
其中,金汁是攻击城市最令人讨厌的。它是由粪便和毒药制成的。守卫城市时,这个东西会用火煮沸。然而,如果你把它倒进罐子里,它会被烫伤的皮肤和肉腐烂。即使它不死,它也会浪费一半的生命。爬梯子太危险了,第一个爬梯子的人很有可能成为炮灰,那么为什么总有人愿意第一个爬墙呢?实际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第一个登上城墙的人,得到的奖励是难以想象的!“第一个登上城墙,在古代军事术语中被称为“先登”,而“先登”也被称为“第一功”,奖励甚至超过了斩将夺旗。
任何能先登者,往往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
[img]698295' />
例如,在汉朝,他在反秦战争中多次登上第一位,帮助刘邦打败张汉,最终被封为侯爵。另一位勇敢的将军周波也是如此。当刘邦攻打下邑和啮桑时,周波两次率先登上城市。后来,周波成为定国安邦的重要大臣,这与他敢于登上第一位的武勇是分不开的。
三国时期,曹操有一位名叫乐进的将军。他曾被后人称为“先登之王”。他在濮阳、雍丘、张超、苦县、南皮、袁谭之战中都取得了先登之功。乐进也从一名低级军官升级为独立将领,成为曹魏的“五子好将领”之一。
[img]698296' />
唐朝有一位名叫张士贵的猛将,在攻打高句丽的战争中多次先登。为了表彰他,唐太宗特意说:“清有先登的功勋,有超恒准,给奴隶八十口,丝色千余段,金一百三十挺。不说以后的晋升,就说眼前立刻赐予的财物,这也值得一记。在明代,“先登”的赏赐也很高。例如,当李如松率领明军攻打日军盘踞的平壤城时,他曾下令:“明天攻城,先登城,赏银五千两!“在古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00元,5000元相当于150万元,赏价之高令人惊叹。
[img]698297' />
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总有许多不怕死的勇士愿意第一个站在梯子上,用奋战为战友打开缺口。尽管先登有高风险,但也意味着高回报,值得每一位勇士奋勇拼搏。韩非子曾经说过:秦军攻打城市,有先登者,都给高爵和上等田宅。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爬上城墙,不管城市有多坚固,秦国都能突破。有时候,一些古代军队会专门组织勇士组成“先登部队”。比如袁绍手下有“先登死士”,以800人击败公孙赞上万人;另一个例子是吕布的勇敢将军高顺领导了一个“陷阵营”,只有700人,但当他攻打刘备驻扎的小沛时,他可以一鼓而破。你知道,刘备的下属也有成千上万的人。
[img]698298[/img]
@ 除了最高的待遇,先登者也有最高的荣誉。成为先登者的一员是所有士兵的梦想,甚至是现代士兵的梦想。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我们的军队被称为“登城第一连”、“登城第一营”是为了表彰他们在历次战争中的先登之功。
为什么古代攻城里有那么多士兵不怕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