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分封的藩王,明不允许进,清不给,哪种方法更好?

一、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名大明,年号洪武。明朝成立后,朱元璋一口气把他的20多个侄子封在各地为藩王,“各有爵封,各有各国”。这或多或少意味着“逆时代潮流”。

秦汉以来,历代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县制,削弱分封制。少数被分封的藩王
,不再拥有行政权、财政权和军事权,成为只吃工资的富家翁。朱元璋分封的藩王
,享有高度的军事自主权,如燕王朱迪、宁王朱权等,手下有一支不受朝廷控制的强大军队。 藩王有权监视地方臣民。

朱元璋要分封藩王,主要有两个考虑因素。

[img]698021' />

第一,外国蒙古。当时,虽然元朝被推翻,但蒙古人在河西和漠北仍有很大的势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与此同时,陈友谅和张士诚仍然参与中国。一旦中国发生变化,两股势力应该内外结合,这将动摇明朝的统治基础。朱元璋本着“王子守国门”的战略,让燕王朱迪、宁王朱权带领军队驻扎在边境,成为朝廷的可靠屏障。

二是内稳朝政。朱元璋有很多孩子,大部分都经历过战火的磨炼,有一定的实力,手下也有一群人。若要把他们都留在京城,一山不容二虎,难免会发生“玄武门之变”等人伦悲剧。朱元璋在世之日,或能压制诸子。当他放手去世的时候呢?与其让诸子留在首都,形成不规则的炸弹,不如把它们分封在其他地方,远离政治中心。

当然,朱元璋也知道藩王权力过大的隐患,并制定了禁止藩王随意进入北京的规定,规定三年内只能进入北京一次,以免与朝廷大臣勾结。藩王不允许互相联系,故意错开他们进入北京的时间。这通常被称为“不允许王子进入北京”。

1398年,朱元璋死前,颁发遗诏,下令“诸王临国,不去京师”,潘王不得在北京吊葬。从遗诏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深深担心皇太孙建文皇帝无法说服公众,生怕藩王进京捣乱,所以他特意告诉他。

二、

1644年,清军挥师入关。同年,顺治皇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在许多制度结构上,清朝遵循了明朝的旧规则。但在如何处理王子的问题上,清朝采取了与明朝完全不同的做法。清朝只封了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少数藩王,但这是历史创造的特例。他们也与爱新觉罗没有血缘关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室藩王。平定三藩后,从康熙皇帝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再也没有封过一个藩王。

[img]698022[/img]

不仅如此,爱新觉罗家族的王子,无论是王子还是郡王,都不能随意离开首都。除非他们为皇帝出差,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离开北京。否则,他们只能诚实地呆在首都。至于去其他地方当藩王?没有门。别想了!

比如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帝匆匆逃离热河。第二年,咸丰帝在签订《北京条约》后,因过度恐惧而死亡。根据遗诏,权力落在八大顾命大臣手中。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合作,故意夺取权力,于是紧急将咸丰的亲弟弟、恭亲王奕䜣招募热河,秘密讨论重大事件。根据清朝皇室祖制,易䜣不得擅自离开首都。怎么办呢?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易䜣只有化妆成“萨满”,才能离开首都,悄悄去热河见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

三、

明朝不允许王子进京,清朝不允许王子出京。这两种做法谁更聪明?

事实上,这两种做法是相似的,它们相当于硬币的两面,很难区分高低,没有优缺点。毕竟,这两种做法都是通过限制王子的权力来实现稳定统治的,起点没有问题。

具体来说,这两种做法都有明显的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

首先,明朝不允许王子进京。

明朝将藩王分封在各地,切断藩王与朝廷大臣的联系,禁止藩王之间的联系,努力维护皇室正统统治,效果明显。有明朝一代,没有“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内乱和骨肉残疾。至于燕王朱迪发起的“靖难之战”,确实是建文帝操之过急,破坏了皇权与藩王之间的微妙平衡。

[img]698023[/img]

与此同时,藩王像蒲公英一样在世界各地发展,成为皇权的重要分支。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占领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杀后,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潘王,如福王朱由松、唐王朱玉键、桂王朱由锤、宁靖王朱术桂等。

若明朝所有王爷都留在京城,恐怕会被李自成和清朝一网打尽吧?

当然,这样做也有明显的缺点:很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过大,破坏中央集权。朱迪也注意到了这一缺点,并进一步削弱了藩王的权力,给予了他们慷慨的待遇,剥夺了他们的行政、财政和军事权力。这一次,藩王们停下来,过着幸福的生活。

再看清朝不允许王爷出京。

在清朝,王子们的生活比明朝“痛苦”得多。他们不仅被严格限制在首都,而且他们的头衔也是一代又一代的下降。如果后代没有为朝廷做出贡献,他们最终将被降为平民。只有12个铁帽王不受限制,世袭无用。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必担心王子在其他地方的兴风作浪,也不必花很多钱来抚养王子。

[img]698024' />

因此,总的来说,清朝王爷没有明朝王爷那么霸道,总是用刀进入首都。

但清朝不允许王子出京,也有弊端。王子们聚集在首都,很容易与大臣们勾结,干涉政府。康熙时期的“九子夺权”、咸丰时期的“辛酉政变”,都有王爷积极参与的身影。


分封的藩王,明不允许进,清不给,哪种方法更好?分封的藩王,明不允许进,清不给,哪种方法更好?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揭秘:为什么明朝将军吴三桂愿意做【三姓家奴】?
  • 《三国演义》中,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说他本姓吕,找个干老子叫丁建阳,后来投靠董卓。又杀了丁建阳。张飞骂吕布时,吕布...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