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698549' />
当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没有规则的。作为父母,他们有责任教育他们做人,但没有人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都在教育和学习。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古人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
榜样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偶像,尤其是孩子。学习什么样的人,崇拜什么样的人,预示着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京师孔庙和国子监督管理局是中国最高的大学。除了孔子、四配、十二哲,东西游戏还有历代先贤和先儒的排名。岳飞、文天祥、陆秀夫、顾炎武等为国家和中国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在这里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祭祀。地方大学通常向当地的村民献祭,以鼓励年轻人以后学习。
古人特别重视积极人物对社会的垂范意义。因此,《二十四史》大多有《孝友传》、《忠义传》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杰出人物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富爸爸” 要求孩子不要暴露财富
[img]698550' />
在古代,大多数富爸爸不会让孩子滋生“富二代”的优越心理。古人把生意当成“陶朱之术”,第一次入行就进行“德训”,即“先教他做人”,要求孩子心地善良,以德经商,避免富不仁。
明代山西浦州富商王文显经常教育孩子“经义制利”。他死后的墓志肯定了他孩子的教育观,说王文显“曾经训练过诸子说:‘夫商与士异术同心,所以好商人在财富领域,修行聪明是因为利而不污……’”
皇帝的父亲不好当
[img]698551' />
唐太宗李世民是皇帝父亲中最值得称道的。李世民有14个儿子。为了教育王子和其他皇帝,他培养了唐朝合格的接班人。他专门写了《帝范》、《戒皇属》等训语,又命收集古今皇帝子弟的成败,编成《自古诸侯善恶录》,发给皇子阅读。李世民的治国名论:“舟比人君,水比黎臣,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就是他教育训诫王子诸王时所说的。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的父亲,用心教育皇子。他亲自写歌词,让人写歌,教子孙后代,寓教于乐。历史学家高度评价皇帝父亲朱元璋。《明史后妃传》说:“是以后明朝,宫殿被清除了。论者称之为家法之善,超轶汉和唐朝。”
我们现在无法比拟古代皇帝教育孩子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