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朱允炆削藩成功成立,明朝将早早被北方边患拖死,很可能不会持续一百年。
为什么?如果朱允文成功削潘,都城自然不会搬到北京,但长城防线仍需驻扎重兵。此时,指挥中心在千里之外的南京。会发生什么?答案很明显。北方要么早早形成藩镇,要么北方成为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后方花园,甚至最终可能导致南北分裂。这不是危言耸听。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img]696350[/img]
一是会早早形成藩镇
对明朝来说,外患一直是北方蒙元的残余势力。朝廷要想稳步发展生产,必须在长城九边驻扎重兵,长期保持战斗力,这涉及到军队管理。此时,守卫边疆的藩王被成功削减,要么内迁,要么没有实权被圈养,但这些军队应该有指挥权。如果朝廷派遣镇边将领,这些将领会互相攻击,互相吞并,在远离中心的环境中早早形成藩镇,分离一方;
[img]696351[/img]
二是北方成为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后方花园
如果朝廷不派镇边将军,而是依靠警卫,或者派许多年轻将军互相约束,可以想象墙上会到处都是漏洞,军队会在争吵中不断降低战斗力,蒙古小骑兵会骚扰北方不和平;
[img]696352' />
第三,沉重的军费会加剧南北分歧,
最终可能导致南北分裂。假设成立,九边驻扎重兵,南京都城也要驻扎重兵,军费将是北京都城的两倍。北方的产出显然负担不起九边重镇的军费(不要把军费寄托在卫所制度上),必须落在南方,而南方的士人显然不愿意无休止地承担这个负担(不要把这些寄托在士大夫的爱国情操上),这必然会加剧南北对抗,南方人必须要求更多的政治利益。如果加上北方的藩镇问题,最终的结果是南方不想管北方,导致南北分裂。
[img]696353' />
@ 朱棣对明朝的后续贡献并不大,影响也不深远,称“祖”名副其实。
如果朱允炆成功削藩?明朝将不会持续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