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经说过:“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就是齐桓公采取管仲的建议,在齐国实施军政合一、兵民合一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诸侯的国家,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首霸。
[img]696829' />
事实上,管仲曾经是齐桓公的杀人敌人。当齐桓公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他曾经被管仲一箭射中。幸运的是,他只是射中了他的钩子(齐桓公假装死在地上逃跑)。如果他再射一点,估计历史上不会有“齐桓公”。回国即位后,齐桓公不顾过去的嫌疑,可以重用管仲,崇拜他为“仲父”。由此可见,齐桓公有着非同寻常的胸怀和勇气。
[img]696830[/img]
当然,齐国的霸权与齐桓公的就业有很大关系,但管仲的功劳无疑是第一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管仲实现了齐国的霸权!那么问题来了。齐国霸权的衰落与管仲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说“管仲成功,管仲失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以下事情:
1、晚年,齐桓公变得非常昏庸。他宠爱三个奸夫:公子开方(卫国公子)、竖刁和易牙,而这三个人为了得到齐桓公的宠信,简直不择手段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开方的父亲(魏一公)去世时,为了拍齐桓公的马屁,他没有回卫国哀悼;刁更离谱。为了长期留在宫里取悦齐桓公,他直接把鸡切掉,当了太监;易牙是个厨师。当他听到齐桓公吃饭时,他不小心嘀咕道:“乳猪肉好好吃,不知道婴儿肉的味道如何。第二天,他把自己的儿子煮给齐桓公吃,把齐桓公吓了一跳!
[img]696831[/img]
当关仲还活着的时候,虽然他一再提醒齐桓公远离这三个奸诈的恶棍,他也意识到“这三个人必须在未来患有齐国”,但他没有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结果,齐桓公仍然走自己的路,整天和这三个人一起吃喝玩乐。作为齐桓公的“仲父”,齐国的支柱根本无法控制当时的情况?对后来这三个人造成的齐国灾难没有责任吗?
[img]696832[/img]
2、另一件事是,在齐桓公立王子之前,管仲建议齐桓公“废长立幼”,这也是齐国内乱的主要原因!齐桓公有很多儿子,其中有五个能力突出:公子无亏,公子昭(齐孝公)、公子潘(齐昭公)、公子元(齐惠公)、公子商人(齐懿公),当然,他也知道这些儿子的能力,在立王子时显得犹豫不决。如果要按照当时的规矩(立长不立幼,传宗不传妾),就要立长子公子,但他离竖刁、易牙很近;要立贤,就要立公子昭,但不符合当时的规矩!这时,齐桓公向管仲请教。管仲不喜欢竖刁和易牙,所以他建议齐桓公:如果你想继承霸权,你必须立贤(这意味着立公子昭)!很快,公子昭被立为齐国王子,为齐国后来的内乱埋下了伏笔。
[img]696833[/img]
3、管仲死后,齐桓公更肆无忌惮地重用了三个奸夫,最后三人专权,导致齐国朝政乌烟瘴气。正如管仲所料,齐桓公病重时,竖刁和易牙鼓励公子带兵攻打王子昭,王子昭不得不逃往宋国;开方支持公子潘,也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到目前为止,齐桓公的五个儿子忙于互相攻击,以抢夺王位。没有人关心齐桓公的生死,导致他在病床上饿死。他甚至把尸体放在那里六七十天。尸体腐烂发臭。蛆一直爬到宫外。太可怕了!一代霸主死得那么惨,连齐国霸权也在这次内乱中迅速凋零。
[img]696834' />
捏手指,也就是说,管仲死后仅三年,齐国的霸权就消失了。可以说,管仲在齐国的兴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齐国的强大管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对齐国的衰落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换句话说,齐国的霸权成为管仲,失败也是管仲!
齐桓公的齐国霸权,为什么会说成也管仲败也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