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享国时间仅次于汉唐的朝代。明朝不仅时间长,而且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朝代。第一,高度集权。明朝太祖朱元璋杀了胡维庸后,彻底废除了总理的职务,规定后人不得再立,使得所有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形成了高度集权;第二,明朝成立之初,太祖朱元璋建立了锦衣卫。锦衣卫的职能是监督缉拿臣民。说白了就是特务机构。开创了特务治国的先例;
[img]695953' />
虽然明初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但锦衣卫的职能也是监督缉拿臣民。朱迪觉得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他决定建立一个新的组织。在朱棣起兵的过程中,一些宦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他心目中,他们仍然认为宦官更可靠,他们在皇宫里,更容易联系。于是朱棣反对太祖朱元璋关于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重用宦官。
永乐18年,为了镇压政治反对力量,明朝成祖朱迪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官署,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缉事厂”。他命所宠爱的宦官负责管理,这是明朝历史上最可怕的机关。东厂的权力高于锦衣卫,也有监视锦衣卫的意图。东厂只对皇帝负责,不经朝廷批准,可以随意监督逮捕臣民。东厂建立更深层次的背景是加强中央集权。但明朝宦官干政从此开始。
[img]695954[/img]
明代东厂大堂入内可见大幅岳飞画像,提醒东厂蒂骑办案毫无用处,大堂前还有一座“百世流芳”牌坊。不幸的是,东厂在实际办案中完全偏离了这一初衷。我真的不知道岳武穆在天之灵看到这些会有什么感觉。东厂探子每天都在京城大街小巷活动,不是完全为朝廷办事,而是为自己谋私利。他们经常罗织犯罪,诬告良民,然后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明中后期,东厂侦缉范围甚至扩大到全国,甚至远州僻壤,也出现了“鲜衣怒马作京师语者”。
东厂首领称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一般来说,司礼监秉笔太监中排名第二、第三,其官称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明代大太监都曾统领东厂。事实上,明代还设立了西厂、内行厂等其他特务机构,其性质和功能相同。
东厂侦查范围很广:一、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要派人听审。二、朝廷的每个衙门都有东厂的工作人员,监视官员的一举一动。
东厂有权直接向皇帝报告监控结果。根据监控获得的信息,未经刑事部门或大理寺审判,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和审讯低级官员;作为政府高级官员或皇室贵族官员,东厂也可以在皇帝批准后逮捕和审讯。
东厂不仅在机构和人员配置上更加精干合理,而且在侦查行动上制定了相当严格的制度。例如,每月初一,东厂将重点安排当月的侦查工作,工厂将在东厂抽签决定所负责的场地。从文献记载中可以发现,东厂厂役的工作类型都有特殊的名称。比如监视朝中各部官员审判大狱、金衣卫拷问罪犯的名字叫“听记”,地方政府访问罪犯的名字叫“坐记”,官员的措施是什么,或者某个城门逮捕罪犯。徐官的记录上报了东厂的名字叫“打事件”。
[img]695955[/img]
明朝的刘瑾、魏忠贤等专权宦官,大多依靠锦衣卫、东西厂等具有特务性质的专门监察机构,不断陷害、诬陷正直大臣,多用酷刑。魏忠贤的党徒折磨杨涟、左光斗等正直官僚,用尽酷刑。
东厂在成立初期具有客观的反腐败作用,大大加强了皇权。然而,东厂对历史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1、越过正常的官僚机构,开展特务活动,存在大量的阴暗面,人为制造了大量的不公正、虚假和错误的案件。2、它为宦官的专权提供了条件,但在明朝,宦官只是皇帝权力的延伸
。
由于东厂镇压手段极其残酷,向皇帝邀功或私利,容易造成大量冤假错案,使得东厂在明代社会口碑极差。最后,随着明朝的灭亡,东厂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场。
明朝最可怕的机关比锦衣卫更有权力,只对皇帝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