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公指的是三公消费,即公交车、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然而,在古代,它指的是三个地位最高的官方职位。然而,三公的概念在历代并没有保持不变,直到宋、元、明、清。
[img]696347' />
秦朝三公九卿制
商朝时期,三公指的是三个重要的诸侯,西伯、九侯、鄂侯,其中西伯是周朝姬姓的封地。到了周朝,三公成了太师、太师、太保。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三公九卿制,三公成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负责政务、军事和监督。
[img]696348[/img]
西汉司马卫青
汉朝的官职相对混乱,变化很大。起初,他们遵循秦朝制度,以总理、太尉和御史医生为三位公务员。汉武帝用司马代替太尉。后来,将军霍光掌权,总理的地位下降了。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三位公务员成为司马、司徒和司空。晚年,光武帝用太尉代替司马,以太尉、司空和司徒为三位公务员。
[img]696349' />
李鸿章
隋唐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官居正品。宋朝也继承唐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元明清被称为太师、太师、太保,但一般都是官员的虚职,以加衔为目的。太师、太师、太保为正品,少师、少师、少保、太子、太子为正品。但是三公一般不容易加衔,比如李鸿章死后被追太傅。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做官要达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