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04年4月8日英法签署的协议,相互承认英国对埃及的占领和法国在摩洛哥的权益;法俄1892~在1894年的联盟中,法国认为摩洛哥应该在他的权力范围内受到法国的保护。然而,德国是帝国主义国家,比英国和法国正在崛起。由于其经济增长,它试图重新划分列强之间的权力范围。
[img]691861' />
摩洛哥位于非洲战略要地,矿产资源丰富。1905年2月1日,德国提出摩洛哥的经济利益问题,并援引1880年签署的协议,坚持在摩洛哥实施门户开放政策。所谓“门户开放”政策,就是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老帝国主义国家不要独占殖民地的权益,给他们一些分享。
[img]691862' />
911年4月20日,摩洛哥内乱,法国派兵进驻摩洛哥首都。5月8日,德国警告法国,出兵违反了阿尔及西拉斯协议。7月1日,德国军舰抵达摩洛哥;7月4日,英国宣布支持法国,而西班牙则支持德国,因此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爆发。7月8日,德法两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寻求解决危机。15日,德国提出撤军的条件是法国割让法属刚果给德国。为了尽快解决摩洛哥危机,英国和法国于7月18日在巴黎签署了军事协议,英国在紧急情况下加强了在大西洋的舰队。
[img]691863' />
11月4日,德国和法国就摩洛哥问题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是摩洛哥的保护国,而法国将刚果北部2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转让给德国,四个月的危机结束。对于这一协议,割地求安的法国反映得很好。舆论认为,虽然失地是痛苦的,但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殖民地获得土地仍然是经济有效的;德国争论激烈,反对党认为得到的是不毛之地,得不偿失。
摩洛哥事件:德法利益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