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三征麓川的原因是什么?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元末至明正统年间,中央王朝与泸川傣族地方政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加剧的结果导致了长期战争,不利于朝廷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边境的稳定和德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庐川战役彻底瓦解了思傣族领导人的政治军事力量,使德宏与中央王朝在未来500多年内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保证了德宏边境与内地的政治一致性,使德宏战争在未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朝廷向德宏发兵的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而不是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img]691701[/img]

此外,明朝在陆川战役后,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在原陆川政区设立了七项土司政权。这些土司原本是陆川思氏的下属,在陆川战役期间属于明朝。他们被朝廷授予宣抚司、安抚司、长诉等世袭职务,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统治者。这些土司世沐皇恩都有责任为朝廷服务。陆川战役后,土司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完善。适应当时德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增强边境民族对祖国的向心力,而且使德宏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和平和平的社会环境。@ 庐川战役促进了德宏前所未有的民族交流与民族融合。大量内地官兵落户德宏各地,安定下来,繁衍后代。许多汉族官兵娶了当地少数民族为妻,逐渐被少数民族同化。“娶夷婆,变夷人”的说法流传至今。

随着大量汉族在德宏定居,汉族的先进文化也越来越深入到德宏的偏远地区。特别是官兵进军经过的今梁河、盈江一线,当地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尤为深远。今陇县户撒乡是明军屯兵要地和后勤补给站,在户撒锻造或修复后,作战所需的大量武器运至前线。据说家撒阿昌族制作刀具的精湛技术是明军工匠传下来的。今户撒刀已成为国内外三大民族著名刀具之一。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庐川战役结束后,“南京应天府”突然成为祖国西南极端德宏令人羡慕和荣耀的地名。不仅汉族官兵的后裔一致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南京应天府”,随王尚书南征。就连梁河南甸傣族土司和盈江干崖傣族土司也表示,他们的祖先是“南京应天府”,并庄严地写在土司家谱中。

[img]691702[/img]

毫无疑问,以明朝京都为祖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在精神上有一种优越感,汉族官兵的后代形成凝聚力,依靠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增加在荒野中生存的信心和勇气;对于南甸、干崖傣族土司,认为“南京应该是天府”为祖籍,可以利用中央朝廷的政治影响来统治国家,二是应对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极端歧视。

庐川战争是德宏傣族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庐川王国的瓦解,明廷先后在德宏建立了南甸(今梁河)、干崖(今盈江)、陇川有三个宣抚使司,两个副宣抚使司,包括遮放、万达(今属盈江县)、芒市长诉讼(后升安抚使司)和勐毛安抚使司,共有七个世袭傣族土司。不管职称高低,每个土司都不统一,只听从封建王朝的命令。为朝廷守卫边境,并纳差发输贡赋。从此,封建土司在德宏统治了大约500年。

[img]691703' />

庐川之战也导致了明朝在西南地区统治的衰落。朝中大臣曾在书中说:“庐川连年用兵,死者十七八。”在“江南水旱依旧,军民俱困”、在“瓦拉边境问题”的严峻形势下,王震等人仍需调动江南和四川的大量军队,“半天工资”发动了持续9年的大规模战争,引发了国内农民起义和政治动荡。


明朝三征麓川的原因是什么?对明朝有什么影响?明朝三征麓川的原因是什么?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