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创造了原型,对未来封建王朝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晋朝,直到隋文帝创造了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来看,也有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从那以后,直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结束。
三公九卿制度使用约800年,结构上影响了三省六部制,约700年来影响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员。可以说,三公九卿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继承了夏商周和隋唐宋元。
[img]692918' />
名称的由来
注:这只是名称的起源,而不是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中央制度的真正建立在秦朝。
夏朝时,有三公九卿,《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尹亦三公九卿,伊尹说:“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有人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说:“三公得主是什么?司马、司空、司徒也是。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师、少师、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img]692919' />
秦王朝在建立“皇帝”尊号的同时,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了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img]692920[/img]
具体的工作
总领导国家政务人员:丞相
三公系列:三大最高政府机构
1.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十三曹秘书处,下辖九卿。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通常没有军事权力。他还必须在战争期间听从皇帝的命令,并且必须有皇帝的符节才能动员军队。事实上,军事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
3.御史医生: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总理。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片和章节,监督文武官员。御史医生设立了御史中城,驻扎在宫殿里;为御史服务,弹劾中央政府和宫殿的一切;为了监督皇家历史,中央政府派遣当地县监督皇家历史。
秦始皇时期的三公分别是:丞相王婉、太尉尉淼、御史大夫冯劫。
九卿系列:九大机构分管政事
一、奉常:总掌国家与皇室礼仪祭祀等,同时接受皇帝直辖;
2.郎中令:与现任秘书长类似,与皇帝系统和政府系统进行沟通;
三、卫尉:总掌皇城、皇室及所有京师官署的护卫,接受皇帝直辖;
四、太仆:总掌国家与皇室车马、交通、路政等,同时接受皇帝直辖;
5.廷尉:总掌法治领域,辖左监、右监、狱政三大官署;
6.典客:总掌邦交事务,类似于现任外交部长;
7.宗正:总掌皇族事务,接受皇帝直辖;
八、治粟内史:总掌天下农业经济,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大臣;
九、少府:总掌国家工程,以原司空府为基础,扩大设置。
秦始皇时期九卿中的廷尉是李斯,后来升为丞相,郎中令是秦朝名将蒙叛之孙,蒙武之子,蒙田之弟蒙毅。
古代的[三公九卿]制度是什么样的官阶?现在分别对应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