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嘉言(1585-1664)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也是清初三大名医之一。江西南昌府新建(今江西南昌市)人。因为新建的名字叫西昌,所以西昌老人晚了。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出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终年79岁。
余的生平很好。公元1664年(清康熙甲辰年),近80岁的余与围棋国手李元兆打了一场比赛,持续了3天3夜。当游戏结束时,他去世了。(据说余嘉言赢了)
自小聪明,清史稿载,于嘉言“年轻能文不羁,与陈际泰游”。45岁的天启考中贡生。余嘉言虽然才高志远,但在仕途上却不骄傲。崇祯年间,当他以副榜贡生到首都学习时,他仍然充满雄心壮志,希望有所作为。他曾以诸生的名义向朝廷学习,陈述辅国政见,要求“修法治”。但由于人们的轻言轻语,他的意见并没有引起明朝风雨飘摇的关注。于嘉言在京城三年,郁郁不得不乘兴而归。后值清兵入关,转而隐于禅,后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
当他50岁的时候,他把头发剪成僧侣,躲着空门,专心研究佛教和医学,努力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学工作。几年后,他终于选择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道路,蓄发下山,以行医为业。
[img]692683[/img]
大国医喻嘉言
清初(公元1644-1661年),于氏又移居江苏常熟。
余嘉言还与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钱谦益鲜有过一段交往。据说余嘉言来常熟是钱谦益的邀请。
钱谦益,也是超级棋迷之一。
有一天,钱去朋友家宴回家。当轿子经过迎恩桥时,轿子摔倒了,吓坏了主人倒在地上。因此,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疾病——站着的时候,他的眼睛看着他,头晕似乎要倒在地上,但躺着的时候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各种治疗都不起作用。
钱谦益派人邀请于嘉言,但于嘉言正好出诊。过了几天,于赶到钱府,得知了病情的发生和原因,让管家打电话给钱府里几个强壮善于行走的轿夫,命令家人用酒和饭来招待他们,对他们说:“虽然你吃饱喝足,但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你玩得开心。轿夫吃饱后,他让轿夫分别站在院子的四角,两人夹住主人,一起奔跑,先从东奔西,再从南奔北。然后互相更换。轿夫可以休息,主人一刻也不停。主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虽然疲惫不堪,但病已霍然而愈。
[img]692684' />
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原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寓意草》
余嘉言、张璐、吴谦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名医。清初学者严若曲曾称当代十四位杰出人士为“十四圣人”,如文坛领袖钱谦益、经史界顾炎武、黄宗羲、古文界王婉、魏曦、诗界朱毅尊、顾梁汾、书法界郑伟(字汝器)、围棋界黄龙士等,医学界的“圣人”是余嘉言。可见余嘉言的医术和名气都很高。
[img]692685' />
钱谦益有诗赞:
公交车不是围巾征,有道通儒梵行僧。
习观湛如盈室水,炼身枯比一枝藤。
尝尝草别君臣药,年出花传佛灯。
莫谓石城难逃,千秋高获是好朋友。
《康熙》《常熟县志》(1683)最早在方志上看到余嘉言的记录,卷22•流寓,其文字说:“余昌,字嘉言,选贡生,本江西人,与陈际泰为友。崇祯中入京,以书生为书,愤欲有为,卒无所事。顺治初,钱宗伯谦益重其术,邀至邑中,赠诗以汉高为比。少得病,遇到异人授内养法而愈,然后终身不卧,累了就靠蒲团小睡。明禅理,精药,所至活人。又好棋,棋品居二三手,达旦不倦,年80多岁,与国手李元兆对峙三昼夜,敛子而卒。所有的《尚论》都有、《医门法》、《寓意草》等书行世。"出处记"重修常昭合志"或"常熟志"。民国年间修前志,未刊全;后者似乎是《常熟县志》的抄误。常熟市中医院戴祖明于2000年发表了《于昌与钱谦益》一文,提到上述早期引文可能是源头,其他文章的作者相应抄袭,没有人检查过原始文献。
[img]692686' />
清代国手周元服(黑)明末清初国手李元兆(白)(座制)
余医名卓著,冠绝一时,与张路玉、吴谦同名,号称清初三大名医。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等。他还开创了中医课堂教育的先例,做出了巨大贡献。
[img]692687[/img]
“余嘉言棋是二三手的,也就是国手是二三子的。”对医生来说真的不容易。1964年,中国围棋首次定段,北京有中医金亚贤,定为四段。当时中国围棋最多只有五段,只有四个人:警惕生、陈祖德、吴松生、刘迪怀。金亚贤在四段中排名第五。
余嘉言的围棋艺术和他的医术一样高水平。他的棋艺水平用“好棋”二字概括在历史书中。平时和他玩游戏的人,要么是名满天下的国手,要么是称霸一方的地方高手。在康熙三年(1664)春暖花开的季节,于嘉言的好朋友钱谦益和妻子刘如在他的住所红豆别墅安排了一场友谊赛,邀请了当时如火如荼的著名国手李元兆和于嘉言下棋。听到这个消息,常熟当地围棋高手纷纷前来观棋。比赛开始后,两人各施妙招,难分高下,连续三天三夜激战。游戏结束时,坐在棋盘一侧的余嘉言竟然双目微闭,纹丝不动,大家近前一看,他已经以高僧打坐的姿态去世了。余嘉言在棋盘前“坐化”(据说只有功德圆满的高僧才能坐化),就像古代九华山百岁高僧坐禅时的寂静一样。@ 这一局又称“坐化之局”。
余嘉言在常熟与人围棋时突然去世,常熟人为了纪念他。祭祀其遗体作为神像。后来,他的亲戚把尸体运回南昌,埋在南昌进贤门外东坛卷北面的路边。历代许多人都来吊他们。新文人罗安在画像上写了一首题诗:“医国藏高手,床头寓意篇。宁在艺成名,萎地或疑仙。真像留荒寺,遗骸表古阡。行人识征士,敬拜加虔。为了表达对于嘉言的崇敬,百福寺僧人在寺旁建造了于先生祭祀寺庙,并将棺材埋在东汉高士徐汝子墓旁。著名作家蒋士泉撰写了《于嘉言先生改葬告词》。于嘉言墓于1957年被定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墓葬于1966年被毁,现改埋在新西山万寿宫西部。
象棋,就像生活一样,有多高的领域,有多精彩的象棋游戏。余嘉言生在乱世,一生孤独,但有一颗伟大的同情心,拯救病人在痛苦中,他对病人充满热情,无怨无悔。他的生活自然、无拘无束、自豪,中年后,他从佛教中体会到了医学道德的真正意义,开创了中医课堂教育的先例,广泛传播了学术思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余嘉言的时代离我们很远,但我们相信余医生仍然在另一个世界快乐地下棋。在一个充满佛光的世界里,他仍然一个接一个地为我们写一本济世医书。
下棋的【医圣】,清初三大名医之喻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