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齐国在长勺打败了一场战斗,但这并没有影响齐桓公后来的主导地位。十多年后,北方的燕国(首都今天在北京)派使者去寻求救援,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侵犯,打败了战争。齐桓公决定带领军队去救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国大军抵达燕国,山戎抢走了一批人和财宝逃跑。
齐国和燕国的军队一起向北追赶。出乎意料的是,他们被敌人引入了一个迷谷。迷谷就像大海,没有边缘,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或者关仲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出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他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
齐桓公请人挑几匹老马,让他们领路。这些老马真的把人马带出了迷谷。
[img]692070' />
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后,邢国也遭到了另一个部落狄人的侵犯。齐桓公带着人马赶走狄人,帮助邢国重建城墙。随后,狄人侵犯了卫国,齐桓公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在这些事情上,齐桓公的声望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国(首都位于湖北江陵西北部)不仅拒绝接受齐国,而且与齐国相反,与齐国相比。
楚国在中国南部,从未与中原诸侯接触过。当时,中原诸侯把楚国当作“蛮子”。然而,楚国人开垦了南方的土地,逐渐征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并逐渐成为一个大国。后来,他只是自称是楚王,没有注意到周朝的天子。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与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约会,共同进攻楚国。
楚成王得知这个消息后,也聚集了人们来抵抗。他派使者去见齐桓公,说:“我们的国王叫我来问,齐国在北方,楚国在南方,两国没有联系,真的叫风马牛不相容。”你的士兵和马为什么要来这里?”
关仲问道:“虽然我们两国相距甚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齐国太公被封时,曾接受命令:如果有人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求意见。你们楚国每年都向天子贡献包茅(一种用来过滤酒的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贡献?”使者说:“没有贡献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要贡献。”
使者离开后,齐国和诸侯联军拔营前进,到达召陵(今河南省盐城县,召音shà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究。为了展示自己的军威,齐桓公请屈完上车看中原来的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
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看,谁能抵挡这么强大的兵马?”
屈后淡淡地笑了笑,说:“君侯协助天子,讲道德,帮助弱者,人家佩服你。如果我们只靠武力,虽然我们的国力不强,但我们用方城(楚国建的长城,从今天的河南方城北到泌阳东北)作为城墙,用汉水作为沟渠。即使你带更多的人来,你也可能打不进去。”
[img]692071[/img]
齐桓公听屈完说得很硬,估计不一定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既然楚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答应进贡包茅,就有了面子。就这样,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在召陵签订了盟约,各自回国。
后来,当周王室发生纠纷时,齐桓公帮助王子姬郑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王子即位后,是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周襄王特意派使者给齐桓公祭祀太庙的肉,这是一份厚礼。
齐桓公借此机会在宋朝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会见诸侯招待天子使者。并签订了联盟,主要内容是:修复水利、防水,不得将邻国作为水坑;邻国购买粮食的灾难,不得禁止;所有联盟的诸侯在签订联盟后都应友好对待。
这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见诸侯。历史上有很多次这么大的会合,叫“九合诸侯”。
公元前645年,关仲病死。两年后,齐桓公也死了。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夺走了王位。齐发生了内乱,他的儿子逃到了宋朝。齐的霸主地位就结束了。
齐桓公为什么要九合诸侯?九合诸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