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瘟疫是指1665年至1666年在英格兰发生的大规模瘟疫。在这场瘟疫中,超过当时伦敦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有7.5万至10万人死亡。历史上被确定为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鼠疫耶尔森菌是由跳蚤引起的大面积黑死病引起的。这种传染病是淋巴腺鼠疫在英格兰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爆发。
[img]691978' />
瘟疫的来源有两种说法。1665年4月,来自法国的两名法国海员在伦敦西区特鲁里街和朗埃克路口晕倒。后来,他们携带的病毒引起了广泛的感染。另一种说法是鼠疫病毒来自荷兰,自1599年以来一直在荷兰传播。瘟疫袭击的第一个地区是伦敦圣吉尔斯教区。从1664年底到1665年初的冬天,已经出现了病例,但直到1665年春天,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卫生条件的急剧恶化,疾病才大规模迅速传播。1665年7月,瘟疫遍布伦敦。查尔斯二世和他的家人被迫离开伦敦去牛津县,但市长和参与者仍然坚守岗位。一些神职人员、医生和药剂师整个夏天都很忙。街上到处都是负责瘟疫的医生,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执照。
[img]691979' />
由于瘟疫的迅速蔓延,人们不得不关闭病人住的房子,在封闭的门上涂上红色的十字路口,上面写着“上帝的祝福”,严禁任何人进出。每天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由专人从窗口送食物和水。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成千上万的病人悲惨地死去,最多一周就不下万人死去。到了九月初,原本熙熙攘攘的伦敦城竟然变成了一座寂静的死城。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街上几乎没有行人,路边长满了茂盛的杂草。城市里唯一能不时打破沉默的工作就是运送尸体。每天晚上,运尸车“咕隆,咕隆!“车轮声和悲伤的车铃声让人毛骨悚然。起初,埋葬工作只在深夜进行,后来死者太多,不得不日夜进行。死者的尸体被横七竖八地装到运尸车上,运到各处埋尸坑。在那里,负责埋尸的工人们常常蒙着脸捂着嘴,摇着铃,嘴里念着:“安息吧!匆匆把尸体倒进坑里,盖上薄土,匆匆离开。
[img]691980' />
记录显示,伦敦的死亡人数从每周1000-2000人增加到1665年9月,平均每周有7000人死亡。深秋时节,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到1666年2月,城市被认为是安全的,可以迎接国王。与此同时,瘟疫传播到法国,因为它与欧洲大陆的贸易交流。从那以后,瘟疫一直持续到1666年9月。9月2日和3日,伦敦城遭遇大火,烧毁了大部分被感染的房屋,这是改善的开始。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大多数被感染的人都死了。此后,伦敦城在大火的基础上重建,瘟疫过后重生。
恐怖瘟疫席卷了17世纪的伦敦,历史场景就像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