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三分后,魏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极其强大,但在军人的战斗力和勇气上还是不如秦国的老弱残兵。
一支战无不胜、战无不胜的军队,必须有优秀的将领和优秀的士卒。两者相辅相成,严格奖惩训练,统一命令。因此,吴起心中产生了训练魏武卒的思想。
[img]693106' />
他想建立一支不败的铁军,战胜世界。要想进入吴起的眼睛,一个士兵的体力必须过硬,他必须在半天内跑100英里。
如果你轻装上路,也许很多人可以进入吴起的军队。困难在于参加考试的人必须穿全身盔甲。此外,他们还必须携带十二石弩和五十支箭。他们还必须手里拿着一把战斗,腰上拿着一把剑,带着三天的口粮。
吴起带着练习不久的魏武卒,担任西河县守卫一职。西河是秦魏交界处。在此之前,两国已经在这里打了七八年的拔河战。双方互相攻防,互相胜负。
吴起床后,情况突然改变了。他不想再和秦人一起消费了。他想要的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把西河划入魏国的领土,这样秦人就永远不会染手指。
吴起从少梁出兵,急行军,迅速攻占临晋(陕西大理东),在这里建立了永久堡垒工事。
临晋前是秦国重镇橡树阳(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橡树阳的前面是秦国当时的首都泾阳。对秦人来说,吴起已经到了他们家门口。他们怎么能不惊讶呢?
[img]693107[/img]
就在秦人担心自己的生死时,吴起迅雷不及掩耳地挥兵直接前往郑地。就这样,吴起在秦国的土地上狠狠地划了一刀。
刀锋起处北方,收处为南方郑地,两地以东,秦国只剩下洛阴(大理东南)、合阳(陕西合阳)两个据点,很快就被吴起轻松收入。到目前为止,整个西河与秦人无关,吴起守卫西河才两年。
如果失去了西河,就失去了东进的机会。如果不能恢复,秦国将永远被困在西方贫瘠的土地上。不甘心的秦人多次发动反击,试图夺回西河,但都被吴起坚持打破。
周安王13年(公元前389年),秦人卷土重来。这一次,他们聚集了50万军队向东杀戮。然而,认为自己会赢的秦人又被吴起打败了,输得很丑。
原来,吴起不仅从未放松过魏武卒的训练,还亲自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以保持他高昂的斗志和士气。
每次战胜后,他都邀请魏文侯在军中举行庆功宴会。这不是简单的庆功宴会,而是分为三六九等,正式如宫廷宴会。
[img]693108' />
@ 在战场上“努力工作”的士兵被邀请到第一排就座。他们的桌面上有猪、牛和羊,他们享受最珍贵的金、银、铜和其他餐具。
建立“中功”的士兵被安排到第二排,只能吃猪肉和铜餐具;最可怜的是那些没有成功的士兵,他们只能坐在最后一排,他们的餐具只是一些陶罐。
这还不算。宴会结束后,吴起还在门外奖励士兵的家人,以表扬他们对家人的支持,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吴起的激励已经持续了三年。三年后,只要敌人入侵,士兵们就会在将军的命令下自发地穿上盔甲,准备武器。
他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力气——希望自己能在下一次庆功大会上做到第一排,站在舞台的中央。
这一次,秦国50万大军来犯,魏文侯也慌了。他问吴起。吴起很自信。他只是从未在战场上立功的士兵中挑出5万人,准备用他们来对付城外的秦人。
[img]693109' />
果不其然,这5万渴望立功的士兵上了战场,就像饿了很久的老虎突然看到肥羊,都以一当十,拼命拼搏。
士兵战斗勇敢,吴起指挥得当,两个条件加在一起,最终打败了秦军。此后,吴起在魏国的地位无人能动摇。
魏武卒有多强?一战打败50万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