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清初哲学家思想家颜元应该如何评价?为什么颜元没有朱有名?

颜元,生于公元1635年,死于公元1704年,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颜李学派的创始人。

颜元的父亲是颜媛,曾被李县朱九琏收养。颜元出生在朱家。颜元原名朱邦良。颜元后来与朱家发生冲突,离开颜元的母子,跟随清军前往海关。12岁时,颜元的母亲没有得到颜元的消息,所以她嫁给了其他人。从那时起,颜元一直和养祖父母住在一起。

[img]692642[/img]

颜元是个很孝顺的人,也许他也知道朱家的人养他不容易,一直很感谢朱家的人。颜元二十岁时,朱家道中落,当时全家的生存都依赖颜元耕田灌养。颜元和养祖父母一直住在一起,直到二老去世。养祖母去世,颜元代父居丧,行朱子三天不含,朝夕哭家礼,饥饿悲伤几乎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元对养祖父母的感情。

颜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事实上,大多数思想家都是非常聪明的一代。思想是一件非常空虚的事情,所有能在其中取得成就的人都是聪明人。看到颜元能以清初著名思想家的名义被历史铭记。同时,他还创办了颜李学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出颜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颜元可以说是一个全才般的人物,他元8岁发蒙,从吴持明开始学习。吴能骑、射、剑、戟,精战守机宜,通医术,长术数。有这样一位老师,颜元小时候的教育不像别人那样,专注于科学考试的四书五经,而是涉及到各个方面。颜元记载在历史上研究天象、地理和兵略,21岁,读《通鉴》,忘睡食。22岁,学医。23岁,学兵法,调查战守机宜,彻夜不眠,而且还学技击。

这个特点后来被他用于教育。在他创办的私立学校和管理学校中,学生们也学到了广泛的东西。学生从事礼、乐、射、书、数的学习,探索兵农水火等实用学习。们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时颜元的私立学校也没有太大区别。

[img]692643[/img]

颜元是一个讲究实事的人,倡导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几个方面并重。颜元一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实他反对宋明理学家的话穷理居敬、静坐冥想主张是培养文武兼备的实干型人才。这一点在他后来的教育学生中已经很明显了。

钱穆说:习斋是以言夫近300年学术思想大师的巨人。三百年!上之为宋、元、明,其言心义理,习斋既一壁推倒;下之为清代,其言训考证,习斋也一壁推倒。「2000年不能开口,2000年不敢下笔」,王昆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自流泪,可以为习斋咏叹。这段话大致是对颜元的最高评价,高度赞同了清初思想家颜元的历史贡献。

朱是谁?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思想界的地位并不低,被称为朱子。在历史上,可以带子所有的头衔都是圣人。而且他也是唯一一个享受孔庙的人,不是孔子亲传弟子,也是大成殿十二哲者。

颜元一生的哲学成就在于对宋明理学的批评,而朱熹是理学的领导者。他们在思想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人认识朱熹,但很少有人认识颜元。为什么会这样?

抛开两个人的思想立场不谈,两个人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大致有三个原因。

首先,朱是宋代的高级管理人员,权重高,在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人民所熟知。严元,直率地说,他是一名兼职教师医生,其社会地位远低于朱,自然影响相对较小。

第二,朱当时提出的唯心思想,存天理,灭人欲,事实上,它符合当时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推广。

@ 朱的成就更广泛,包括诗歌和文学,研究
人多,自然会留下更多的历史资料。久而久之,名声就响亮了。至于颜元,他的成就相对狭窄。留下的记录很少,所以自然不为人所知。


清初哲学家思想家颜元应该如何评价?为什么颜元没有朱有名?清初哲学家思想家颜元应该如何评价?为什么颜元没有朱有名?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