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也是颜李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都在行医教学,主张“习惯”、“实学”、“习行”、“应用”并重于几个方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严远重视培养经世致用的实干型人才,攻击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教育观。
[img]692644' />
公元1635年,颜元出生于博野县,父亲颜昌,母亲王。颜昌曾被李县一名小官员朱九佐改姓朱,颜元出生在朱家,原名朱邦良。明末,颜元四岁时,父亲与朱家失和,随清军逃往关外。
颜元的母亲丈夫失去了消息,于是在颜元十二岁的时候再婚,颜元从此和养祖父母住在一起。养祖母去世后,颜元代的父亲去世了,行朱子“三天不含,日夜哭”的家礼。饥饿和悲伤几乎死了。
颜元从小就很聪明,八岁时就和吴持明一起学习。吴持明可以骑、射、剑、戟、精战守机宜、通医术、长术数。就这样,颜元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不仅学圣人经典,还涉猎很多。
19岁时,颜元拜贾珍为师,与贾珍一起学习,为颜元后来的思想基调奠定了基调。贾珍主张以“实”为生活准则,倡导“讲实话,行实事”,这与颜元重“实”的教育观不谋而合。
[img]692645[/img]
颜元曾参加过科举,中秀才,但很快就放弃了考举人的计划。至于原因,也许可以从他后来对八股文的强烈攻击中看出。
颜元二十岁时,朱家因诉讼中落,于是颜元开始耕地养祖父。虽然生活艰难困苦,但颜元并没有放弃学习。在此期间,他一直阅读各种经典书籍,学习医术、兵法、技击等技能。二十四岁以后,颜元开了一所私立学校教书,然后开始了以医学教书为生的生活。
34岁时,“由于司周公的六德、六行、六艺、孔子的四教、正学;静坐读书,是程朱王沉浸在禅宗和俗学中,非正务”。从那以后,他开始猛烈攻击程朱陆王的理论,从相信理学到批判理学的杰出代表。
不仅在思想上,在实践中也是如此。他提倡用周公的六德、六行、六艺、孔子的四大教育来教育学生。在他开设的所有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八大经典,还学习礼物、音乐、射击、书籍、数字和农学。
六十二岁时,肥乡郝公函(字文灿)三次礼聘,请他主持漳南书院。到达肥乡后,颜元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抱负,亲自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构思学院规划,并手写“习讲堂”对联云:“谈孔绪,鼓励实践,摆脱当地愿望禅宗训练的包容”、“恭体天心学经济,调解人才政事统气数的机会”。不幸的是,几个月后,大雨成灾,漳水泛滥,书院堂被淹没,他不得不辞职回家。后来,郝公函因为水的危害而多次邀请未来。不久,郝公函来书问安,并附上契纸云:“颜习斋先生是漳南书院师,不是书院师。文灿赠庄一所,田50亩。作为习斋产,没有作为习斋遗产。”
从肥乡回来后八年,也就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9月初二,颜源去世。去世前,门人说:“世界上的事情还可以,你应该积累学习。”他死后被埋在博野北杨村,门人私下被授予“文孝先生”称号。
颜李学派创始人颜元个人简介 颜元去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