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召集医生、医生、议郎、郎官、诸生在白虎观举行的学术会议,讨论儒家经典。
[img]691408' />
初四章帝建引光武中元年诏书云:五经章句多,议欲省减。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突樊奏以,先帝大业应当实施。因此,章帝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诸生、诸儒集会白虎观,讲义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张帝亲临现场,裁定对错,决定选择。这样一个连续几个月的问题才能解决,这就是白虎观奏议。自光武以来,儒家经典与预纬迷信的结合赋予了神学性和民族教育性质。
[img]691409' />
自汉武帝提出“罢免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君主统治思想的支柱。然而,由于当时儒家学派的传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版本和内容存在争议。虽然汉宣帝统一了“石渠阁会议”,但在王莽新朝战争后,各家的分歧再次抬头。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预言世界,正式确立预言纬度学习为官方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将儒家思想与预言纬度相结合,汉章帝成立四年(公元79),召集洛阳著名儒家思想,讨论五经异同。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白虎观会议。当时白虎观是朝廷修缮儒学的地方。
白虎观会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