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什么是明朝的[赋役黄册]?赋役黄册——明朝户口制度

服役黄册,又称明代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籍、征调服役而制作的户籍版。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政府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黄册制度。黄册以户籍为单位,详细登录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按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类。

[img]691175[/img]

民籍除一般应役户外外,还有儒、医、阴阳等户。除一般供应军役的军户外,还有校尉、力士、弓、铺兵等。工匠,注册手工业户,向政府承担工匠差役、厨役、裁缝、马、船等。另有灶籍,登记制盐户。黄册的编制程序是,政府仍将家庭帖子发送给每个家庭,每年填写,地方官员核实丁口、田屋和资产的变化,累计材料作为10年制作黄册的依据。

历史来源

赋役黄册从字面上理解为记录赋役黄册。赋役是赋税和赋役的合称。税收是指历代统治阶级以强制方式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兵役是指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免费劳动,包括军事、力量、杂务等。起初,周王室和诸侯定期向臣属征用兵杂、武器、衣甲等,称赋;征收农产品称税或租赁。春秋后期,各国逐渐从田亩征赋,赋税逐渐混合。秦汉以来,按田地、人丁、户籍征税。明朝中叶实行鞭法,清雍正时实行摊丁入地,赋税是指田赋,盐、铁、茶、酒、商人、典当、合同等的征课统称征税或杂税。在清末,赋税习惯上被视为各种税课的总称。起初,赋包括军事。秦汉以后,赋指按户征收的税,另行征发,赋与服务有明显区别。秦朝规定,男子从22岁起,每年在县服兵役一月,称更卒,在中央服役一年,称正卒,屯边一年,称守卒。汉代也可以做这个制度,民夫可以出钱筹代,说更赋。未来,历代有各种各样的兵役和苛刻的方法。即使在非战争时期,也会征用数十万人来挖掘城市、建造宫殿、改造花园等,使田地荒芜,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

[img]691176' />

历史黄册

黄册共造4份,送户部,布政司、府、县各存一份。由于送户部的小册子表面用黄纸,称为“黄册”或“户口黄册”。因此,明朝政府根据黄册向人民征收赋役,又称“赋役黄册”。明政府非常重视黄册的编制,规定发给每个家庭的手表必须由自己填写,或由自己的家庭申请人撰写。如有隐瞒作弊、父母处决、家庭流放等。明初黄册的编制,奠定了明朝的户籍制度,加强了对户籍的控制。

明代文书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正式建立了明代黄册制度,其功能多方面。黄册制度不仅是明代的赋役法,也是明代的户籍制度。但就其主要最基本的功能而言,还是在赋役征调方面。明代黄册又称赋役黄册。明代黄册详载人口和土地,即中国历代所谓的版籍,民以此定籍贯,官以此为科差。与鱼鳞图册一起,它已成为明代社会经济的重要基本体系。

明代广泛实行黄册制度,始终与明朝有关。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十五年(公元1381-1642年),共积累了27次。在明朝统治范围内,几乎所有的黄册都是按制存制的。据《后湖志》报道,南京户部转后湖收藏的黄册每次大造都有6万多本,明末收藏的黄册有200多万本。但由于改朝换代、战争频繁等原因,遗存的明代黄册文件大多是保存在农村的黄册底籍、草册和抄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研究明代黄册时开始关注文件和档案。在此期间,发现的明代黄册文件主要包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的《永乐至宣德徽州府祁门县李务黄册抄底》、《崇祯十四年祁门洪公寿户清册供单》、《嘉靖四十一年遂安县严州府下一张黄册》、《上海图书馆藏》;《万历二十年遂安县严州府上一张图五甲黄册残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徽州府涉县胡成祖等户黄册抄底残件》,《天启二年徽州府休宁县二十四都一图五甲黄册草册》、《崇祯五年徽州府休宁县十八都九图黄册残篇》、《崇祯十五年徽州府休宁县二十五都三图二甲黄册基础》、《成化嘉兴府嘉兴县清册供单残件》、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万历十年至四十年徽州府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基础》、安徽省博物馆藏等。

黄册文件是研究明代黄册的第一手资料。它不仅为明代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也为明代黄册本身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黄册文件的发现突破了以往仅根据一般文献记录研究明代黄册的局限性,澄清了黄册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使明代黄册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黄册文件的发现向我们展示了所谓的明代黄册是什么样子的,其格式和具体内容是什么,其中一些是文献中根本没有记录的内容。明代黄册的编制原则和文件登载的主要内容如下。

[img]691177[/img]

明代黄册制度花名册

黄册以户为单位,大类别分为“正管”户和“畸零”户(又称“带管”),家有财产的应役者为正管,寡寡孤独的应役者为畸零。每个正管110户编成一张图片,附带管畸零户不等。其中正管里有10户长户,甲首户100户,分编10户,每一户长辖10户为一户,分10年轮流应役。以丁粮多少为序,带管畸零附在图后。第一册总是一张图片,登载土地和税粮总数。每户首载户长姓名,所属都图乡贯,户籍(军、民、工匠、灶等)、户等(上、中、下)及应役年份。下面分为人丁和事产两部分,列旧管、新收、开除、实际四大项目分别登载,俗称“四柱式”。人丁部分登上丁口,如男人成丁、不成丁、女人大小口等;事产部分载有田地、税粮、田地买卖推收事项,以及房屋、养殖畜、车船等。黄册每十年大造一次,今天的旧管就是以前造的。

已发现的黄册文件所载,与各种文献关于明代黄册的记述基本一致,可以相互确认。但黄册文件中也有文献未记载的事项,如在“新收”和“开除”项下,分别立有“正收”、“转收”和“正除”、“转移”等项目。所谓“正收”、“正除”是指绝对的增减,如出生人口,或垦荒升科田地登入黄册,即正收,而死亡人口,或田地被水冲走,则为正收;“转移”、“转移”是相对增减,如新媳妇,或购买田地,即转移,女儿结婚,或出售田地,即转移。显然,这种“正收”是很明显的。、“转收”和“正除”、对于黄册中各种分类数据的统计,设立“转移”等项目非常方便。


什么是明朝的[赋役黄册]?赋役黄册——明朝户口制度什么是明朝的[赋役黄册]?赋役黄册——明朝户口制度

,,,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