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贞是嘉靖时期翰林学士王锡爵的次女,太仓(古名娄东)人。出生时身体虚弱,容易哭泣,疥疮,肤色发黄。父母不太喜欢她。当时人们很早就订婚了,有人找学士家攀亲,说:“这孩子可能还不是我的女儿。在哪里可以谈别人的媳妇?但后来终于许下了一个叫徐景韶的官家子弟。王韬贞大一点的时候,学四书五经半途而废,对女工也不感兴趣,却迷上了宗教,整天静坐冥想。她的母亲朱淑人很有意见。徐景韶终于要出阁了,却突然死了。哭了三天三夜后,她声称要为徐郎守节。虽然王氏夫妇不同意,但当时守节是官方提倡的,也不能阻止她。守节就好,她干脆当了女道士,声称受仙人指点,自称“昙阳子”,要求出家修行。王锡爵也依赖她。于是她开始开始辟谷修仙那一套。
[img]688586' />
后来,这件事传开了,吸引了传说中金瓶梅的作者王世珍。王世珍也是娄东人。他和王学士攀登了家庭,经常交流。此时,王世珍是外国人,王世珍要求与她见面和讨论。因此,王世珍被昙阳子的“儒、释、道融合”理论所折服,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立即拜小女孩为师。
从那以后,事情变得越来越离谱了。也许王涛珍真的很有气场和见解,也许当时的气氛很奇怪。越来越多的文人和名人来听她说话。在他们的介绍下,有许多像冯梦龙这样的大牛。就连她的父亲王锡爵和她的一个叔叔也崇拜她当主人。这件事闹得很大,连朝廷都很震惊。当时,许多著名的文人和官员也为她写了一篇文章。
[img]688587' />
但王涛珍声称她厌倦了。她说她几乎修炼了仙女,将于9月9日羽化飞升。9月8日绞发于徐景韶墓前。万历七年9月9日在直塘,昙阳子白天飞升。据说有10万人来目睹这一事件,哭着崇拜,日复一日。那一年,王涛珍才23岁。
谁是昙阳子?明朝女道士昙阳子生活简介